手麻可能由缺钙引起,但也可能由颈椎病、脑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缺钙致手麻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还伴其他表现;颈椎病因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致手麻;脑部血管病变影响感觉中枢或传导束致手麻;周围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致手麻。可通过血钙检测、颈椎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鉴别。缺钙致手麻可补钙剂、多吃含钙食物等;颈椎病要纠正不良姿势;脑部血管病变要控血压、血糖;腕管综合征要减少手部过度活动,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防周围神经病变,出现手麻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缺钙引发手麻的情况及机制
当人体缺钙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加,可能导致手麻。例如,严重缺钙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会受到影响,使得手部神经异常兴奋,从而出现手麻症状。不过,这种因缺钙导致的手麻通常还会伴有其他表现,比如同时可能出现腿部抽筋等症状。有研究表明,钙在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易出现痉挛等情况,其中就包括手部的麻木等感觉异常。
其他可导致手麻的原因
颈椎病:尤其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会引起上肢的麻木,包括手部麻木。颈椎的退变、增生等病变会使神经根受到卡压,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手部出现麻木感,同时可能伴有颈部疼痛、上肢无力等症状。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等不良姿势人群,患颈椎病导致手麻的风险相对较高。
脑部血管病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当病变影响到感觉中枢或相关传导束时,可能会出现手部麻木症状,常伴有言语不清、肢体无力、口角歪斜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例如,脑梗死会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影响神经功能,进而出现手麻等表现;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发生脑出血的风险增加,也可能出现手麻伴随其他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周围神经病变:像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卡压引起的,主要表现为手部桡侧三个半手指麻木、疼痛等,多与手部过度活动有关,如长期打字、使用鼠标等人群易患腕管综合征。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也会出现手麻症状,通常是对称性的手脚麻木,逐渐进展。
手麻的相关检查与鉴别
血钙检测:如果怀疑手麻是缺钙引起,可进行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检测,以明确血钙水平。正常血钙浓度一般在2.25-2.58mmol/L之间,若血钙低于正常范围,结合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是否为缺钙导致的手麻。
颈椎影像学检查:对于考虑颈椎病导致手麻的患者,可进行颈椎X线、CT或MRI检查。X线可观察颈椎的骨质增生、椎间隙等情况;CT能更清晰显示骨质结构;MRI则对软组织、脊髓等显示更佳,有助于明确颈椎病变对神经根的压迫情况。
脑部影像学检查:怀疑脑部血管病变时,头部CT或MRI是常用检查方法。CT能快速发现脑出血等病变;MRI对脑梗死等病变的早期诊断更有优势,可帮助明确脑部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及其部位、范围等。
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以明确神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比如腕管综合征患者通过肌电图检查可发现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等异常。
手麻的应对与预防
缺钙导致手麻的应对与预防:如果是缺钙引起的手麻,可通过补充钙剂来改善。日常饮食中可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等。对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大,要保证充足的钙摄入,以促进骨骼发育,预防因缺钙导致的手麻等问题;孕妇在孕期对钙的需求增加,也易出现缺钙情况,需适当补充钙;老年人由于钙流失增加,也应注意钙的补充,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充钙剂。同时,要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因为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可通过适当晒太阳等方式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其他原因导致手麻的应对与预防:对于颈椎病导致手麻的患者,要注意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时活动颈部;工作或学习中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对于脑部血管病变相关手麻,高血压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老年人可适当放宽但需遵医嘱);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等使血糖稳定,以预防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对于腕管综合征患者,要减少手部过度重复性活动,工作间隙适当休息、活动手部;糖尿病患者要定期监测血糖,规范治疗,预防周围神经病变。
总之,手麻不一定是缺钙引起,当出现手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手麻的原因及应对方式可能有所不同,需综合考虑个体情况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