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常用摩腹、揉天枢穴、按揉足三里穴、清大肠经、捏脊等推拿手法,推拿时需注意年龄、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情况,其对功能性便秘效果较好,适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便秘,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便秘需针对性治疗。
一、小儿便秘常用推拿手法
(一)摩腹
1.操作方法:让小儿仰卧,家长用掌面着力,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腹,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120次,摩腹的范围可逐渐扩大,一般摩腹5-10分钟。
2.作用原理:通过顺时针摩腹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有助于大便的排出。从中医角度来看,脾胃为后天之本,摩腹能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对于小儿便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其科学依据在于可以刺激肠道神经,增强肠道的推进性运动。
(二)揉天枢穴
1.操作方法:天枢穴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家长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揉按天枢穴,每侧穴位揉按1-3分钟,左右两侧都要进行。
2.作用原理:天枢穴是大肠经的重要穴位,揉按天枢穴能够调节大肠的传导功能,促进肠道的蠕动,对于小儿便秘有直接的调节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揉按天枢穴可以影响肠道的平滑肌运动,增加肠道的张力和蠕动频率,从而缓解便秘症状。
(三)按揉足三里穴
1.操作方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家长用拇指按揉小儿的足三里穴,每侧穴位按揉1-3分钟。
2.作用原理:足三里是强壮要穴,按揉足三里可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机体的消化能力。脾胃功能正常则肠道的传导功能也会正常,有助于改善便秘。从现代医学角度,按揉足三里可以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调节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对便秘起到治疗作用。
(四)清大肠经
1.操作方法:大肠经位于小儿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条直线。家长用拇指从小儿食指指尖向虎口方向直推,称为清大肠经,一般推100-300次。
2.作用原理:清大肠经有清热、润燥、通便的作用。通过推大肠经可以清理肠道内的热邪,调节肠道的传导,对于实证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这是基于中医经络理论,大肠经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关系到肠道的功能,清大肠经可以调整大肠经的气血,促进肠道的正常传导。
(五)捏脊
1.操作方法:让小儿俯卧,家长双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从小儿尾椎骨附近开始,沿脊柱两侧向上捏起皮肤,交替向前推进,一直捏到颈部大椎穴处,一般捏3-5遍。
2.作用原理:捏脊可以调节脏腑的功能,尤其是对脾胃和膀胱经的调节作用明显。通过捏脊能够促进气血的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同时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对于小儿便秘、消化不良等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捏脊可以刺激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胃肠道的功能状态。
二、小儿便秘推拿的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1.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在进行推拿时要特别注意手法的轻柔,力度要适中。因为新生儿和小婴儿的皮肤比较娇嫩,骨骼肌肉等组织发育尚不完善,过重的手法可能会对小儿造成损伤。例如在摩腹和揉穴位时,用力过大可能会引起小儿的不适甚至损伤腹部脏器等组织。
2.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可逐渐增加手法的力度和操作的时间,但仍要以小儿能够耐受为度。一般1岁以内的小儿推拿操作时间相对较短,手法更轻柔;1-3岁的小儿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手法的强度和时间。
(二)生活方式因素
1.在进行推拿的同时,要注意小儿的生活方式调整。比如保证小儿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便秘的小儿,多喝温开水可以软化大便,有助于大便的排出。如果小儿是母乳喂养,母亲的饮食也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过于辛辣、油腻等容易引起小儿上火的食物,因为母亲的饮食会通过乳汁影响小儿。
2.要让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尽量让小儿在固定的时间坐在马桶上尝试排便,即使没有大便,也可以培养肠道的排便反射。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小儿,要注意饮食的均衡,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水果等,蔬菜可以选择菠菜、西兰花等,水果可以选择香蕉、苹果等,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三)特殊人群情况
如果小儿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等,单纯的推拿可能无法解决便秘问题,此时不建议仅依靠推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对于患有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小儿,在推拿相关部位时要避开破损和感染区域,以免加重病情。
三、小儿便秘推拿的效果及适用情况
(一)效果情况
一般来说,对于功能性便秘的小儿,通过适当的推拿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拿,小儿的排便情况会有所改善,大便的性状会变得更软,排便也会更顺畅。但是推拿的效果也因人而异,有些小儿可能经过几次推拿就会有明显改善,而有些小儿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推拿才能看到效果。一般建议连续推拿1-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小儿的便秘改善情况。
(二)适用情况
小儿便秘推拿适用于多种情况引起的便秘,如饮食不当引起的便秘、生活习惯不良引起的便秘以及脾胃功能较弱引起的便秘等。对于实证便秘,如大便干结、腹胀明显、舌苔黄厚等情况,推拿清大肠经、摩腹、揉天枢穴等手法效果较好;对于虚证便秘,如大便虽不干结但排便无力、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等情况,推拿按揉足三里穴、捏脊等手法可以起到调理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从而改善便秘。但如果小儿便秘是由于器质性病变引起,如肠道畸形等,则推拿无法替代手术等其他治疗方法,需要及时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