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疗会引发多种后遗症,包括口腔干燥(唾液腺受损致分泌减少,影响进食等,儿童及有不良生活方式者更明显)、放射性龋齿(唾液少自洁弱致细菌侵蚀牙齿,儿童及有既往口腔疾病史者风险高)、放射性黏膜炎(黏膜损伤致炎症,儿童吞咽困难影响发育,营养不良者更重)、听力下降(放疗影响耳部致听力受损,儿童及有耳部基础疾病者风险高)、放射性脑病(较少见但严重,儿童脑部发育受影响大,有脑部基础病或家族遗传倾向者风险高)、颈部纤维化(颈部组织纤维化致活动受限,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颈部活动多者更重)、张口困难(颞颌关节等受损致张口困难,儿童面部发育及口腔功能受影响,有颞颌关节既往疾病者风险高)。
一、口腔干燥
产生机制:鼻咽癌放疗时,唾液腺受照射后功能受损,唾液分泌减少。唾液具有湿润口腔、帮助消化等多种重要功能,分泌减少会导致口腔干燥。
影响及表现:患者会感觉口腔内干燥不适,影响进食、吞咽,还容易引发龋齿等口腔问题。长期口腔干燥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抵抗力下降,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在年龄方面,儿童患者由于唾液腺发育尚未完全,受放疗影响可能更明显,且儿童口腔自洁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口腔感染等问题;从生活方式看,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口腔干燥情况可能会加重。
二、放射性龋齿
发生原因:放疗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作用减弱,细菌容易在口腔内滋生,同时牙齿长期处于相对干燥的环境,更容易被细菌侵蚀。
表现及影响:牙齿会出现龋坏,表现为牙齿颜色改变、质地变软等,严重时可能导致牙齿疼痛、脱落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牙齿发育阶段,放射性龋齿对牙齿发育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在病史方面,有既往口腔疾病史的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龋齿的风险可能更高。
三、放射性黏膜炎
产生过程:放疗对口腔及咽喉部黏膜造成损伤,导致黏膜出现炎症反应。初期可能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糜烂、溃疡等。
症状及影响:患者会有口腔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和营养摄入。儿童患者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成熟,放射性黏膜炎导致的吞咽困难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生活方式方面,本身有营养不良的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黏膜炎的程度可能更重,恢复也更困难。
四、听力下降
发生机制:放疗可能影响到耳部结构或听神经,导致听力受损。例如,放疗可能引起中耳积液、内耳结构损伤等。
表现及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影响其正常的交流和生活。对于儿童患者,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在病史方面,有耳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放疗后听力下降的风险可能增加。
五、放射性脑病
发病情况:较少见但严重的后遗症,是由于放疗对脑部组织产生损伤所致。
表现及影响:可能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神经系统功能。儿童患者脑部处于发育阶段,放射性脑病对其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更为深远,可能导致智力、运动等多方面的发育异常;有脑部基础疾病或家族中有神经系统疾病遗传倾向的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脑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六、颈部纤维化
形成原因:放疗后颈部组织发生纤维化改变,导致颈部皮肤及组织变硬、活动受限。
表现及影响:颈部活动度降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转头、抬头等动作受限。儿童患者颈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颈部纤维化可能会影响其颈部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生活方式中颈部活动较多的患者,颈部纤维化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程度更重。
七、张口困难
产生缘由:放疗可能导致颞颌关节及周围肌肉、组织受损,引起张口困难。
表现及影响:患者张口度减小,影响进食、说话等功能。儿童患者由于面部骨骼和肌肉还在发育,张口困难可能会影响其面部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有颞颌关节既往疾病的患者,放疗后张口困难的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