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感染的表现包括全身感染症状如不同年龄段发热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意识障碍等;实验室检查有脑脊液检查(重要依据,可查压力、外观、细胞数等)、血常规(参考)、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看并发症,头颅MRI更利于早期诊断);病史包括既往颅脑外伤、基础疾病、免疫缺陷等病史及近期感染史,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病史可助判断是否颅内感染。
一、临床表现方面
(一)全身感染症状
不同年龄段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颅内感染时全身感染症状往往较突出,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更高,新生儿颅内感染时发热可能不典型,可表现为体温不升。成人也会有发热、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是因为病原体入侵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二)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是颅内感染常见症状之一,多为剧烈头痛,呈持续性,可伴有恶心、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升高,刺激脑膜和脑血管等结构引起。儿童可能不会准确表达头痛,但会出现哭闹不安、频繁呕吐等表现。
2.意识障碍:轻的可表现为嗜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但能被唤醒;重的可出现昏迷,如成人感染严重时可陷入深度昏迷,儿童也可能出现从精神萎靡到昏迷的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这是因为病原体侵犯脑实质,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脑的正常代谢,导致脑功能受损。
3.癫痫发作:部分颅内感染患者会出现癫痫发作,可表现为肢体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这是由于感染引起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不同病因导致的颅内感染引发癫痫的概率有所不同。
4.脑膜刺激征:常见的有颈强直,患者仰卧,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克氏征阳性,患者下肢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成直角,然后伸小腿,出现阻力及疼痛,膝关节不能伸直;布氏征阳性,患者仰卧,前屈其颈时发生双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这些体征是因为炎症刺激脑膜引起。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一)脑脊液检查
这是诊断颅内感染的重要依据。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检查脑脊液的压力、外观、细胞数、生化指标等。正常脑脊液压力为80-180mmHO,颅内感染时压力常升高。脑脊液外观可呈混浊、脓性等异常改变。细胞数明显增多,细菌感染时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感染时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等。生化检查中,蛋白含量常升高,糖含量降低等,不同类型的颅内感染有其相应的脑脊液特点,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时脑脊液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显著升高。
(二)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作为参考。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这不是特异性诊断指标,因为一些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血常规的类似改变。
(三)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发现颅内是否有脓肿、脑积水等并发症。例如细菌性脓肿形成时,头颅CT可显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周围有环状高密度影。
2.头颅MRI:对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更高,尤其是早期病变。能更清晰地显示脑实质内的炎症病灶、脑膜强化等情况,对于发现早期的病毒性脑炎等病变有重要意义,相比头颅CT,MRI在显示软脑膜病变、早期脑实质病变方面更具优势。
三、病史方面
(一)既往病史
如果患者有颅脑外伤史,尤其是开放性颅脑外伤,发生颅内感染的风险较高,因为外伤使病原体更容易进入颅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颅内感染;有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也会增加。
(二)近期感染史
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等感染病史,病原体可能通过血液循环等途径侵入颅内引起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可通过血行播散导致颅内感染。
如果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和病史等综合分析,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颅内感染。但最终的确诊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全面的评估来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