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钙会有骨骼、神经肌肉及其他方面的症状。骨骼方面有头部囟门异常、颅骨软化、方颅,胸部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四肢手镯或脚镯样改变、O型腿或X型腿;神经肌肉方面有夜间多汗、易惊易哭;其他方面有出牙晚、生长发育迟缓,需结合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怀疑缺钙应及时就医检查,护理要注重合理喂养、保证钙摄入和多户外活动促钙吸收。
一、骨骼方面的症状
1.头部表现
囟门异常:正常宝宝的囟门一般在1-1.5岁闭合,如果缺钙,囟门可能会延迟闭合,有的宝宝囟门会大且边缘发软。这是因为钙参与骨骼的钙化过程,缺钙会影响颅骨的发育,导致囟门闭合时间延长。例如,有研究表明,钙摄入不足的婴儿颅骨钙化受阻,囟门闭合时间较正常婴儿平均延迟约0.5-1个月。
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这是佝偻病早期的常见表现。家长可以用手指轻压宝宝顶骨或枕骨中央,有乒乓球样的感觉。这是由于缺钙使颅骨骨质软化,颅骨局部受压时像乒乓球一样凹陷。
方颅:随着病情发展,宝宝可能出现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侧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这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颅骨的正常生长和塑形,导致颅骨骨样组织堆积,从而出现方颅畸形。一般在8-9个月以上的宝宝较为常见。
2.胸部表现
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可触及或看到如串珠样的隆起,以第7-10肋最明显。这是由于钙缺乏影响了肋骨的正常发育,使肋软骨增生所致。
鸡胸或漏斗胸:严重缺钙的宝宝可能出现胸廓畸形,如鸡胸,即胸骨向前突出,形似鸡的胸脯;或者漏斗胸,即胸骨向内凹陷,形似漏斗。这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胸廓的正常发育,导致胸廓形态异常。鸡胸和漏斗胸不仅影响宝宝的外观,还可能影响呼吸功能,因为胸廓畸形会限制肺部的正常扩张和收缩。
3.四肢表现
手镯或脚镯样改变:6个月以上的宝宝手腕、脚踝处可出现钝圆形环状隆起,形似手镯或脚镯。这是由于长骨端软骨板处骨样组织堆积,导致局部膨大。
O型腿或X型腿:1岁左右的宝宝开始站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出现下肢畸形。如果两下肢向内弯曲,形成O型腿;如果两下肢向外弯曲,则形成X型腿。这是因为钙缺乏影响了骨骼的硬度和承重能力,导致下肢在站立和行走过程中发生变形。
二、神经肌肉方面的症状
1.夜间多汗
宝宝在夜间入睡后头部出汗较多,即使室温不高、盖被不多的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是因为缺钙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汗腺分泌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钙缺乏的婴儿夜间出汗发生率明显高于钙摄入正常的婴儿,约有70%-80%的缺钙婴儿存在夜间多汗的情况。
2.易惊易哭
宝宝会出现睡眠不安、易惊醒、哭闹频繁的现象。这是由于血钙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宝宝的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增加,稍微有一点声响或动静就容易被惊醒并哭闹。比如,在宝宝睡眠时,突然的关门声或其他小的声音都可能引起宝宝的惊跳和哭闹。
三、其他方面的症状
1.出牙晚
正常宝宝在4-10个月开始出牙,如果宝宝缺钙,出牙时间可能会延迟,有的宝宝1岁左右才开始出牙,甚至会出现牙齿排列不齐、牙釉质发育不良等情况。这是因为钙是牙齿钙化的重要原料,缺钙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和萌出。例如,有资料显示,缺钙宝宝的出牙时间平均比正常宝宝晚2-3个月,而且出牙顺序也可能紊乱。
2.生长发育迟缓
钙参与宝宝身体的多种生理过程,包括骨骼的生长、细胞的代谢等。缺钙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速度,导致身高增长缓慢、体重增加不达标等情况。与钙摄入充足的宝宝相比,缺钙宝宝的身高和体重增长可能会落后于正常水平。例如,一项对1-3岁缺钙宝宝的追踪研究发现,其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速度比正常宝宝平均每月分别低0.5-1厘米和0.2-0.5千克。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就意味着缺钙,还需要结合宝宝的喂养情况、日照时间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如果怀疑宝宝缺钙,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相关检查以及骨密度测定等,以明确诊断。同时,对于宝宝的护理要注重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钙摄入,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以促进钙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