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统称,基本特征是细胞异常增殖具侵袭和转移性,其发生受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年龄性别等多因素作用,发生分子机制涉及原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了解发病原因有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患癌风险。
一、癌症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其基本特征是细胞异常增殖且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等。正常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受到严格调控,而癌细胞失去了这种调控机制,不断无序增殖形成肿瘤。
二、癌症的主要诱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例如乳腺癌中的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这些突变基因的人群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风险显著高于常人。研究表明,约5%-10%的癌症与遗传因素直接相关,这些基因的突变可从亲代遗传给子代,使子代在出生时就携带了癌症相关的突变基因,增加了患癌的潜在可能性。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多人患癌的情况,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癌症筛查等。
(二)环境因素
1.化学致癌物质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吸烟是导致肺癌等多种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含有苯并芘、亚硝胺等多种致癌物质,长期吸烟会使这些致癌物质在体内累积,损伤肺部等器官的细胞DNA,导致细胞癌变。据统计,吸烟人群患肺癌的发病率比不吸烟人群高10-20倍。
工业污染中的化学物质:在一些工业发达地区,长期暴露于含有多环芳烃、重金属(如砷、铬等)的环境中,人群患癌风险会增加。例如,长期接触砷的工人患皮肤癌、肺癌等的几率明显升高。
饮食中的致癌物质:一些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是强致癌物质,长期食用霉变的花生、玉米等食物,会增加肝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另外,过多摄入腌制、烟熏、烧烤类食物也与癌症发生相关,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
2.物理致癌因素
紫外线照射:长期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没有做好防晒措施时,紫外线(UV)中的UVB和UVA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长期积累可导致皮肤癌,如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黑色素瘤等。例如,在紫外线辐射强烈的地区,皮肤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电离辐射:长期接触X射线、γ射线等电离辐射可引起癌症。例如,接受过放疗的患者,在放疗区域可能会增加患二次肿瘤的风险;核电站事故泄漏的电离辐射会对周边人群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增加患白血病等癌症的几率。
3.生物致癌因素
病毒感染:某些病毒与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例如,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的发生高度相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可导致细胞癌变;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肝脏,可引起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Epstein-Barr病毒(EBV)与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等的发生有关。
(三)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
缺乏蔬果摄入: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膳食纤维等抗氧化物质和营养成分,能够帮助机体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长期缺乏蔬果摄入,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细胞更容易发生突变,增加患癌风险。例如,饮食中蔬果摄入不足的人群患消化道癌症的几率可能会升高。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可导致身体肥胖,肥胖是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如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等。肥胖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失衡、慢性炎症反应等,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研究发现,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肥胖人群患癌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
2.吸烟与酗酒
除了前面提到的吸烟的致癌作用外,酗酒也是肝癌、食管癌等癌症的诱因之一。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致癌性,长期酗酒会损伤肝脏细胞,引起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同时,酒精还会刺激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四)年龄与性别因素
1.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逐渐下降,细胞修复机制也会减弱,细胞发生突变的几率增加。例如,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一般来说,50岁以上人群患癌风险逐渐升高,所以老年人需要更加重视癌症的筛查和预防。
2.性别
不同性别患癌的种类有所差异。例如,男性患肺癌、胃癌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而女性患乳腺癌、宫颈癌等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这与男性和女性的生理结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例如,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三、癌症发生的分子机制简要
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复杂过程,涉及到细胞内多个基因的变化。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原癌基因原本是参与细胞正常生长、增殖、分化等过程的基因,当受到致癌因素作用时,原癌基因可能发生突变、扩增或过度表达,转变为癌基因,导致细胞过度增殖。例如,ras基因家族中的某些突变可使细胞持续处于增殖状态。而抑癌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过度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当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缺失等情况时,其抑制细胞癌变的功能丧失,也会导致癌症发生,如p53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的突变在多种癌症中频繁出现。
总之,癌症的发生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癌症的发病原因有助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致癌物质、进行癌症筛查等,以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