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治疗脑梗死的妙招有什么 - 民福康

治疗脑梗死的妙招有什么

来源:民福康

脑梗死治疗是综合过程,需依发病时间、基础疾病、年龄等个体化治疗,包括时间窗内静脉溶栓、大血管闭塞动脉取栓,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尽早开展康复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老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以最大程度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一、急性脑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

(一)时间窗内的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发病后,若在特定时间窗内(一般为4.5小时内,部分情况可延长至6小时内),符合静脉溶栓指征的患者可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例如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有研究显示,在发病3小时内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预后,通过溶解血栓,使堵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血流。

二、动脉取栓治疗

(一)适用情况及优势

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脑梗死,在发病6-24小时内(部分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可延长至7-24小时,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可延长至24-48小时),可考虑动脉取栓治疗。该方法通过导管等器械直接取出颅内血管内的血栓,相比静脉溶栓,能够更直接、有效地开通血管,尤其是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例如一些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动脉取栓治疗可以使更多的患者恢复良好的神经功能,降低残疾程度。

三、控制基础疾病

(一)高血压的控制

脑梗死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需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来说,对于无禁忌证的患者,目标血压可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血压可进一步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动脉硬化,而良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减少脑梗死的复发风险。例如多项长期随访研究发现,严格控制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其再次发生脑梗死的几率明显低于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

(二)糖尿病的管理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脑梗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一般应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高血糖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还会加重脑梗死的脑损伤。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等综合措施来管理血糖,可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能够降低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三)血脂异常的处理

脑梗死患者往往存在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应将LDL-C控制在2.59mmol/L以下,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将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调脂药物,它不仅可以降低血脂,还具有稳定斑块、抗炎等作用。例如他汀类药物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其能够减少脑梗死的复发,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

四、康复治疗

(一)早期康复介入

脑梗死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呼吸训练等。早期康复可以预防关节挛缩、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一般在发病后48-72小时,只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就可开始进行康复评估和基础的康复训练。例如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早期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硬,维持关节活动度,为后期的主动运动恢复创造条件。

(二)后期功能康复

随着病情的恢复,可逐步进行步行训练、语言训练、认知训练等。步行训练包括平衡训练、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行走能力;对于存在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如发音训练、词汇理解训练等;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康复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并且需要长期坚持,大量的康复研究表明,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五、生活方式调整

(一)饮食调整

脑梗死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控制糖分摄入,避免食用过多的甜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控制血糖。例如多吃芹菜、苹果、燕麦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等成分对脑梗死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益。

(二)适度运动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一般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脂,控制体重,增强体质。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老年患者或身体虚弱的患者,可选择散步等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例如一项针对脑梗死康复期患者的运动研究显示,坚持适度运动的患者在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明显优于缺乏运动的患者。

(三)戒烟限酒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硬化,增加脑梗死的复发风险,所以脑梗死患者必须戒烟。饮酒会影响血压、血脂等,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几率,应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戒烟限酒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脑梗死的复发风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脑梗死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在用药方面,要考虑到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选择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康复治疗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适当调整强度和内容,例如康复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强度不宜过大,避免因过度劳累导致病情加重。同时,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防止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儿童脑梗死

儿童脑梗死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特别重视。儿童脑梗死的病因多与先天性血管畸形、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在治疗上,首先要积极寻找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静脉溶栓在儿童中的应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因为儿童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等因素,溶栓治疗的风险和收益需要谨慎评估。康复治疗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儿童的舒适度为标准,避免过度干预,采用适合儿童的康复训练方法,如游戏化的康复训练,激发儿童的积极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总之,脑梗死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发病时间、基础疾病状况、年龄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危重的病候。对于此类病人来说,需要进行溶栓、西药、抗凝、合理降压的治疗。在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还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可以口服神经节苷酯,乙酰谷氨酰胺来营养神经,如果梗塞病灶比较多,还可以服用蛋白水解物等药物来对梗死病灶进行控制和清除。如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造成的脑梗死不能完全治愈。你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造成的脑梗塞,如果没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以慢慢恢复。如果治疗后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能难以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压,然后进行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言语或肢体运动障碍。
脑梗死高血压如何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动脉硬化基础,因此存在脑梗死的病人必须控制好高血压。存在高血压的病人,可以口服钙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这类药,副作用较少,少数人表现出下肢水肿,牙龈肿痛等。如果存在冠心病,或者是尿蛋白升高可以选用ACEI类药,如福辛普利等,但这类药副作用为表现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者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病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可以表现出一侧或双侧肢体运动或者是感觉障碍,部分病人也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建议发病后积极控制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可以恢复到何种程度?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正常愈后不佳,大多数都留有后遗症,此外也有很多病人有可能会表现出生命危险,至于恢复程度,是需要因具体的脑梗部位来决定,有一些前循环大面积脑梗和病人,经过治疗后也是有完全恢复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大多数大面积脑梗的病人多少会有一些后遗症。
脑梗死康复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有可能治好的,脑梗塞病人要科学准确用药,以避免该病的复发。脑梗塞属于高复发疾病,病人一定要根据医嘱科学准确的用药,以避免脑血管内部表现出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还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因为梗死的面积比较大,病情发展的往往比较迅速,大部分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在急性期及时进行治疗,可以进入恢复期。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由于病情比较严重,一旦发现,建议立刻到医院就诊,立即进行脑部ct、脑部核磁、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溶栓治疗。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有什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后,如果患者仍有自主活动能力,应尽快恢复自主活动能力,减少卧床时间,并鼓励其经常翻身,避免分泌物沉积。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家长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将体内蓄积的痰液排出来。日常生活中,家属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的饮水量,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比如鸡蛋、牛
怎么鉴别脑出血和脑梗死
龙先喻 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第一、脑出血起病比较急,发展比较快,多半都是在活动状态下或者情绪不稳的时候起病,并且在数小时之内疾病可以达到高峰;脑梗死一般就是在安静状态下,休息的时候起病比较多见。第二、脑出血的病史一般都是动脉硬化或高血压,脑梗死的患者血压是正常的,但是在起病之前多半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起病形式比较缓慢,假如病人头晕、头部不舒服,1-2天以后才逐渐向
脑梗死CT影像表现
王玉霞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梗死时期和分型不同,会使CT影像检查时产生不同的影像表现。1.脑梗死时期脑梗死超早期CT检查可能无法显影,CT影像显示无异常;脑梗急性期CT影像发现比较典型的低密度影,脑梗死病灶的周围可能会存在暗色水肿带,皮质和髓质交界处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晰,脑沟变浅等现象;脑梗死后遗症期会形成中风囊,在CT影像上密度显示和脑脊液密度相似。2.脑梗死分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脑梗死和脑出血有什么区别?
赵晓东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和脑出血还是有区别的。从症状上说,脑梗塞的病人多在安静休息时发病,很多病人是早上起来一觉醒来,发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半身肢体麻木感,说话不清楚,发作前可能有先兆症状,也就是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每次十几分钟自行缓解,在发病的1-2天内可逐渐加重。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或用力的情况下发病,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常在数小时内达高峰,发病前无先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孟凤珠 副主任医师
西安市第一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内的直径小于2mm的血管出现阻塞而引起的影像学改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只是颅内血管分支出现了阻塞,一般会出现偏瘫、失语、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状,一般无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很少见。对于腔隙性脑梗死,需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预后相对较好。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一般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一定要明确引起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都是引起改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平时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糖。同时,平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比如吸烟、饮酒等。所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治疗关键是要预防再次发生,平时可以服用拜阿司匹林等一些药物治疗,并养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是颅内小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失去供血,脑细胞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属于临床综合征。因为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转移走形成小空腔,所以称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脑梗死多久能恢复正常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脑梗塞之后,有些人由于梗塞位置比较好,梗塞在功能很少区域,那么往往会很快恢复,可能半年之内就会恢复。但是如果梗塞位置非常不好,正好在关键脑区,比如内囊,在内囊膝部或内囊下肢,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完全恢复。另外,由于脑梗塞疾病本身就是高致残性疾病,所以不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