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相关检查主要包括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及其他相关检查。性激素六项中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泌乳素各有其反映的卵巢、垂体等功能及相关疾病情况,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甲状腺功能检查的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分别体现甲状腺功能状态及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其他相关检查的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血糖可了解有无糖尿病等,均受年龄、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性激素六项检查
(一)促卵泡生成素(FSH)
1.意义:主要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其功能是促进卵泡发育成熟。女性FSH值在不同月经周期阶段有变化,卵泡期一般为3.5~12.5mIU/ml,排卵期为4.7~21.5mIU/ml,黄体期为1.7~7.7mIU/ml,绝经期为25.8~134.8mIU/ml。通过检测FSH可评估卵巢功能,比如FSH升高常见于卵巢早衰、原发性闭经等情况,若FSH过高提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而低FSH可能见于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等。
2.年龄影响:青春期前儿童FSH水平很低,随年龄增长到青春期会逐渐升高;育龄期女性随月经周期变化;绝经后女性FSH显著升高。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进而影响FSH水平。
4.病史影响:有卵巢手术史、放疗化疗史等影响卵巢功能的病史时,FSH水平可能异常。
(二)促黄体生成素(LH)
1.意义:也是由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与FSH协同作用促进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女性LH卵泡期为2.4~12.6mIU/ml,排卵期为14.0~95.6mIU/ml,黄体期为1.0~11.4mIU/ml,绝经期为15.9~54.0mIU/ml。LH异常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相关,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LH升高,FSH正常或降低,LH/FSH比值≥2~3。
2.年龄影响:同FSH类似,青春期前低水平,青春期后随月经周期变化,绝经后升高。
3.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生活方式同样可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影响LH水平。
4.病史影响:有内分泌相关疾病病史等可能影响LH水平。
(三)雌二醇(E2)
1.意义:主要由卵巢卵泡分泌,其水平反映卵巢功能状态。卵泡期为25~45pg/ml,排卵期为35~250pg/ml,黄体期为20~150pg/ml,绝经期为<10pg/ml。E2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席汉综合征等;升高可能见于卵巢颗粒细胞瘤、多胎妊娠等情况。
2.年龄影响:青春期前很低,青春期开始逐渐升高,育龄期随月经周期变化,绝经后降低。
3.生活方式影响:过度减肥等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影响雌激素合成,进而影响E2水平。
4.病史影响:有卵巢疾病、垂体疾病等病史可能影响E2水平。
(四)孕酮(P)
1.意义:由卵巢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卵泡期<1ng/ml,黄体期5~20ng/ml,妊娠早期6.5~32.2ng/ml,妊娠中期15~60ng/ml,妊娠晚期30~100ng/ml。孕酮低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等;孕酮升高可见于葡萄胎等情况。
2.年龄影响:青春期前极低,青春期后随月经周期变化,孕期随妊娠进展而变化,绝经后极低。
3.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不规律等可能影响黄体功能,从而影响孕酮水平。
4.病史影响:有流产史、黄体相关疾病史等可能影响孕酮水平。
(五)睾酮(T)
1.意义:女性体内睾酮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少量由卵巢分泌。正常女性血清睾酮水平为0.2~0.8ng/ml。睾酮升高可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多毛、痤疮等表现;睾酮降低可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垂体功能减退等。
2.年龄影响:青春期前睾酮水平低,青春期后随性发育逐渐升高,育龄期相对稳定,绝经后略有下降。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热量饮食等可能影响内分泌,导致睾酮水平异常。
4.病史影响:有肾上腺疾病、卵巢疾病等病史可能影响睾酮水平。
(六)泌乳素(PRL)
1.意义:由垂体前叶嗜酸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发育及乳汁分泌。非孕期女性血清泌乳素正常范围一般为2.8~29.2ng/ml。泌乳素升高常见于垂体泌乳素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溢乳等;泌乳素降低可见于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等。
2.年龄影响:各年龄段有差异,青春期前较低,青春期后随月经周期等有一定波动,孕期明显升高。
3.生活方式影响:剧烈运动、应激状态、睡眠等因素可影响泌乳素水平,比如餐后、夜间睡眠时泌乳素水平可能升高。
4.病史影响:有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可能影响泌乳素水平。
二、甲状腺功能检查
(一)甲状腺素(TT4)
1.意义:是甲状腺分泌的主要激素之一,反映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正常范围因检测方法不同有差异,一般成人血清TT4为58~140nmol/L。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T4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T4降低。
2.年龄影响:新生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甲状腺激素,出生后有变化过程;儿童及成人甲状腺功能随年龄和生理状态变化,比如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可能相对较低。
3.生活方式影响: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可能影响TT4水平,比如长期高碘饮食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而影响TT4。
4.病史影响:有甲状腺疾病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可能影响TT4水平。
(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1.意义:也是甲状腺分泌的重要激素,约20%的TT3由甲状腺直接分泌,80%由外周组织中的T4脱碘转化而来。正常成人血清TT3为1.2~3.4nmol/L。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T3升高更明显,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T3降低。
2.年龄影响:儿童时期TT3水平与成人不同,随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3.生活方式影响:同TT4,碘摄入等生活方式因素影响TT3水平。
4.病史影响:甲状腺相关病史等影响TT3水平。
(三)促甲状腺激素(TSH)
1.意义:由垂体分泌,调节甲状腺的功能。正常范围一般为0.35~5.5μIU/ml。TSH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敏感指标,甲状腺功能减退时TSH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时TSH降低。
2.年龄影响:新生儿TSH水平较高,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成人正常范围。
3.生活方式影响:应激等生活方式因素可能短时间影响TSH水平。
4.病史影响:有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等病史可能影响TSH水平。
三、其他相关检查
(一)血常规
1.意义:通过检查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月经不调患者若合并贫血,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等指标会降低;若有感染,白细胞计数等可能升高。
2.年龄影响: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正常范围有差异,比如儿童和成人的血红蛋白正常范围不同。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营养不良等生活方式可能导致血常规异常,出现贫血等情况。
4.病史影响:有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等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
(二)血糖
1.意义:检测空腹血糖等,了解有无糖尿病等情况。部分月经不调可能与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相关,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
2.年龄影响:不同年龄段血糖正常范围不同,比如老年人血糖控制目标与年轻人有差异。
3.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糖饮食等生活方式易导致血糖异常。
4.病史影响: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等病史可能影响血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