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后遗症是指脑梗死发病6个月后仍存在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因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或软化,后续修复不完全遗留的一系列症状与体征。常见的后遗症为偏瘫、肌张力异常、失语和构音障碍、记忆力减退等。

1.偏瘫
一侧肢体肌力减退、活动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动,可通过肢体肌力分级(0-5级,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肌力)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反映神经运动功能受损情况。
2.肌张力异常
可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肢体僵硬)或降低(肢体松软),影响肢体运动的灵活性与协调性。
3.失语
包括运动性失语(能听懂但不能正确表达)、感觉性失语(能表达但不能理解语言)等,通过语言表达与理解测试评估言语功能受损程度。
4.构音障碍
发音不清、语调异常等,与咽喉部肌肉运动协调性及神经支配有关。
5.记忆力减退
近期或远期记忆受损,可通过记忆量表(如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分值越低提示认知障碍越严重。
脑梗死发生时,脑部血管阻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细胞坏死或受损,修复过程中神经功能恢复不完全,从而遗留后遗症。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增加脑梗死发生风险,进而影响后遗症的发生与严重程度;年龄因素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老年患者脑修复能力相对较弱,更易遗留后遗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