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不一定都要切除,无症状胆囊结石中儿童、老年人群及特殊生活方式者可保守观察,结石较小且无明显症状者也可观察,有症状、伴并发症(胆囊炎反复发作、合并胆囊息肉等其他病变、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需切除。
一、无需切除的情况
1.无症状胆囊结石
儿童群体:儿童胆囊结石相对少见,若无症状,需密切观察。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胆囊还有一定的功能,部分儿童胆囊结石可能会随生长发育自行变化。比如一些年龄较小的患儿,定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情况,若始终无症状且结石无明显变化,可暂不考虑手术。
老年人群: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若胆囊结石没有引起不适症状,如腹痛、腹胀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此时可选择保守观察。要注意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脏病、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所以对于无症状的老年胆囊结石患者,保守观察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特殊生活方式人群:一些生活方式较为特殊的人群,如长期卧床、行动不便且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可能会带来较大的创伤和风险,也可先采取保守观察,定期复查超声了解结石状况。
2.结石较小且无明显症状胆囊结石
不同年龄层:无论是哪个年龄段,若结石直径较小,如直径小于1厘米,且没有引发胆囊炎等相关症状,都可以先进行观察。对于儿童来说,小结石可能对胆囊功能影响较小;对于中青年人群,若生活方式健康,也可先保守处理;老年人则更要权衡手术利弊,因为小结石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引发问题,但需要综合评估。
二、需要切除的情况
1.有症状的胆囊结石
各年龄段:当胆囊结石引起反复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时,无论年龄大小,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中青年人群若经常出现右上腹疼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就需要手术切除胆囊。儿童若出现反复的胆囊结石相关症状,也需要评估手术必要性,因为症状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老年人若有症状,虽然手术风险相对高,但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也需要在充分评估风险后考虑手术。
伴有并发症的胆囊结石
胆囊炎反复发作:无论是儿童、中青年还是老年人,胆囊结石反复引起胆囊炎,如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会导致胆囊壁增厚、胆囊功能严重受损等情况,此时必须手术切除胆囊。比如中青年患者反复出现急性胆囊炎,胆囊已经失去正常的浓缩和排泄胆汁功能,继续保守治疗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感染等并发症,手术是必要的。老年人若反复胆囊炎发作,也会对身体造成较大负担,需要手术解决问题。
合并胆囊息肉等其他病变:如果胆囊结石合并有胆囊息肉,尤其是息肉直径较大(如大于1厘米),或者息肉增长较快,有恶变倾向时,需要切除胆囊。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要关注这种合并病变的情况,儿童合并胆囊息肉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也要重视,中青年和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时,更要积极考虑手术切除胆囊,以排除恶变可能。
有胆囊癌高危因素的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胆囊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若胆囊结石患者同时存在胆囊壁增厚、钙化(瓷化胆囊)等情况,有较高的胆囊癌发生风险,需要切除胆囊。各年龄段都要注意这些高危因素,儿童相对胆囊癌发生风险低,但如果有相关高危因素也要谨慎处理;中青年和老年人一旦发现有这些高危因素,应及时手术切除胆囊,预防胆囊癌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