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方面有焦虑不安(持续过度担忧感染艾滋病、影响生活工作睡眠、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及生理反应)和恐惧回避(极度恐惧相关事物并刻意回避相关场景行为、不同年龄表现不同);躯体方面有疑似相关躯体不适(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基础的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不同性别表现差异不大及有基础病史者易叠加)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与心理状态相关及对儿童生长发育和有胃肠道基础疾病患者的影响);行为方面有过度检查(反复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即使阴性仍不相信不断要求复查、不同年龄表现形式不同)和反复确认(不断向他人询问相关问题寻求安慰即使得肯定答复仍不放心、不同年龄向不同人群反复确认相关情况)。
焦虑不安:患者会持续处于一种过度担忧的状态,总担心自己已经感染了艾滋病。这种焦虑可能没有明确的触发因素,且程度较为严重,可能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工作时无法集中精力、睡眠受到干扰等。从生理角度来看,长期的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进而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身体反应。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无故哭闹、对日常活动兴趣降低;成年人则可能在工作和社交中频繁出现烦躁情绪。
恐惧回避:对与艾滋病相关的事物极度恐惧,会刻意回避可能接触到艾滋病病毒的场景和行为。例如,会避免去可能有危险暴露的医疗机构、避免与陌生人有任何可能的血液或体液接触等。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去医院等场所产生强烈抗拒,而成年人可能会因为恐惧而改变原有的生活社交方式,如拒绝参加一些正常的社交活动等。
躯体方面的症状
疑似相关躯体不适:可能会出现各种躯体不适症状,且这些症状往往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常见的有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以头痛为例,患者可能会频繁出现头部胀痛或隐痛,但经过医学检查却找不到导致头痛的器质性原因。不同性别在这方面的表现差异不大,但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因为身体原本就有的一些生理变化而使躯体症状感觉更加明显。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就有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人,可能会更容易出现这些躯体不适症状的叠加,加重自身的痛苦感。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例如,可能会反复出现不明原因的腹泻,每天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等。胃肠道症状的出现可能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影响植物神经对胃肠道的调节,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儿童如果出现胃肠道症状,可能会影响其营养吸收,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而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胃炎患者,可能会因为艾滋恐惧症而使原有病情加重,出现更频繁的胃肠道不适。
行为方面的症状
过度检查:会反复去进行艾滋病相关检测,即使多次检测结果为阴性,仍然不相信,不断要求复查。例如,可能在短时间内频繁前往医院或检测机构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等。过度检查不仅会给医疗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会让患者自身处于一种持续的紧张状态中。不同年龄的患者过度检查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要求多次进行相关检测咨询,成年人则可能自己频繁通过网络等渠道查找检测信息并不断去实施检测行为。
反复确认:不断向他人询问关于艾滋病感染的相关问题,寻求reassurance(安慰),但即使得到肯定的答复仍然不放心。比如,会反复向医生、朋友等询问自己的某些行为是否会导致感染艾滋病,即使得到明确的不会感染的答复后,还是会再次询问确认。这种反复确认的行为会影响到周围人的情绪和生活,尤其是对于有耐心但也会感到疲惫的家人和朋友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在不同年龄群体中,儿童可能会向家长反复询问自己的一些行为是否安全,成年人则可能向同事、朋友等反复确认相关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