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异物吸入时症状多样,典型症状有异物吸入瞬间的剧烈呛咳、随后因气道阻塞导致的呼吸困难;异物停留一段时间可出现阵发性咳嗽、喘鸣音、反复肺部感染表现;不同年龄儿童症状特点有差异,婴幼儿病情变化快,学龄前儿童表述不准确;小而光滑异物或异物位置改变可致不典型症状,家长需高度警惕异物吸入史,及时就医避免严重并发症。
一、异物吸入时的典型症状
1.剧烈呛咳:儿童气管异物通常是在进食、玩耍时将异物吸入气管所致,异物进入气管瞬间,会引发剧烈呛咳,这是身体的本能防御反应,通过咳嗽试图将异物排出。例如,儿童在吃花生米等坚果时,若说话、大笑,容易导致异物呛入气管,随即出现强烈的呛咳。
2.呼吸困难:随着异物在气管内的停留,会引起气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轻度阻塞时,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严重阻塞时,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即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同时可能伴有面色青紫等缺氧表现。比如较大的异物完全阻塞主气管,会迅速导致儿童呼吸困难加重,情况危急。
二、异物停留一段时间后的症状
1.阵发性咳嗽:如果异物没有完全阻塞气管,部分气体仍可通过,异物会刺激气管黏膜,导致儿童出现阵发性咳嗽。这种咳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能在活动后或体位改变时加重。例如,异物卡在气管内,儿童在跑动、玩耍时,咳嗽可能会更明显。
2.喘鸣音:当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会产生异常的声音,即喘鸣音。在吸气或呼气时均可听到,声音较为粗糙。如果异物较小,部分阻塞气管,气流通过受阻就会出现喘鸣音,这是气管异物较典型的体征之一。比如通过听诊器可听到气管内的喘鸣音,提示气管内可能有异物存在。
3.反复肺部感染表现:若异物长期存留在气管内,会导致气管黏膜损伤,容易引发反复的肺部感染。儿童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表现。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异物引起的气道梗阻和黏膜损伤更容易诱发肺部感染,且感染容易反复,难以彻底治愈。例如,气管内有异物残留,儿童可能会多次出现肺炎的症状,如发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且伴有较多痰液等。
三、不同年龄儿童的症状特点差异
1.婴幼儿: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不适,气管异物时主要表现为突然的呛咳、面色涨红、呼吸急促,可能很快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由于婴幼儿气管较窄,异物更容易造成阻塞,病情变化往往较快,需要密切观察。比如1-2岁的婴幼儿在吃果冻等较软但易阻塞气道的食物时,一旦发生异物吸入,很快就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和面色改变。
2.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能够表达部分不适,可能会诉说喉部不适、胸痛等,但表述往往不准确。症状相对婴幼儿可能更具多样性,除了呛咳、呼吸困难外,可能会反复说喉咙有异物感,同时可能出现间断性的咳嗽、喘鸣等。比如3-5岁的儿童可能会说喉咙痒痒的但又说不清具体感受,家长需要结合异物吸入史来判断。
四、特殊情况或误吸小异物时的不典型症状
1.小而光滑异物:有些小而光滑的异物,如小珠子等,可能在气管内停留一段时间后才逐渐出现症状。儿童可能仅表现为间断性的轻微咳嗽、偶尔的喘鸣音,容易被忽视。因为异物对气管黏膜的刺激相对较轻,所以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例如,儿童误吸小珠子后,可能好几天才出现偶尔的咳嗽,家长可能未重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2.异物位置改变:异物在气管内可能会随着呼吸运动、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从而导致症状的变化。比如异物从主气管移动到支气管内,儿童的咳嗽特点、呼吸困难程度等可能会发生改变,原本的剧烈呛咳可能减轻,但会出现一侧肺部呼吸音减弱等新的表现。
儿童发生气管异物时的症状多样,家长需高度警惕儿童异物吸入史,一旦怀疑气管异物,应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