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出现口渴多饮、尿频尿量增多、饥饿感频繁、体重下降、视力模糊、皮肤瘙痒、四肢麻木刺痛7种症状很可能是高血糖来了,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及儿童、老年人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来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后果。
症状一:口渴多饮
高血糖会使血液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研究表明,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肾脏需要过滤更多的葡萄糖,这会带走大量水分,从而引发口渴。例如,有糖尿病患者群体研究发现,约70%的高血糖患者会出现明显的口渴多饮现象,且饮水后往往不能有效缓解口渴感。
症状二:尿频尿量增多
由于血糖过高,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重吸收,导致尿糖升高,进而引起渗透性利尿,使得尿量增多。儿童高血糖时,可能会出现夜间尿床次数增加等情况;成年女性高血糖时,可能会因尿频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质量。一般来说,血糖每升高1mmol/L,尿量可能会有较明显变化,长期高血糖导致的尿频尿量增多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节律和身体水分平衡。
症状三:饥饿感频繁
高血糖状态下,细胞不能充分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尽管血糖水平较高,但细胞处于“饥饿”状态,会不断向大脑发出饥饿信号,导致患者频繁产生饥饿感,即使进食后也可能很快又感到饥饿。有相关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60%在发病初期会出现频繁饥饿感的症状,且这种饥饿感与正常生理需求的饥饿感不同,难以通过普通饮食缓解。
症状四:体重下降
虽然患者食欲增加或正常,但由于机体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而是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下降。对于儿童高血糖患者,体重不增反降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成年患者体重下降过快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乏力等情况。例如,一些1型糖尿病患儿在发病时会在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减轻,这是因为胰岛素绝对缺乏,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体重异常下降。
症状五:视力模糊
高血糖会引起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导致晶状体屈光度变化,从而出现视力模糊的症状。长期高血糖还可能损害视网膜血管,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一步影响视力。老年人高血糖时出现视力模糊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可能是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的早期表现。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约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力模糊症状,其中部分患者是由于高血糖直接导致晶状体改变引起的。
症状六:皮肤瘙痒
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繁殖,同时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会导致皮肤感觉异常,从而引发皮肤瘙痒。女性高血糖患者可能会出现会阴部皮肤瘙痒等情况,儿童高血糖时皮肤瘙痒可能会因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例如,在糖尿病患者的皮肤病变研究中,约30%-40%的患者有皮肤瘙痒症状,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皮肤瘙痒更为明显。
症状七:四肢麻木刺痛
高血糖会损伤外周神经,导致四肢出现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这种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早期可能表现为手指、脚趾的轻微麻木,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影响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老年患者本身神经功能就有一定退化,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病变可能会加重其不适,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行走等。研究显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约60%-70%会出现四肢麻木刺痛的症状,且病程越长,出现神经病变的概率越高。
对于出现以上症状的人群,尤其是有家族糖尿病史、肥胖、缺乏运动等高危因素的人,应及时监测血糖。儿童出现相关症状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因为儿童高血糖可能由特殊病因引起,如先天性胰岛疾病等,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老年人出现这些症状时,要综合考虑其身体机能和基础疾病情况,谨慎对待血糖异常,及时进行血糖检测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糖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调整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如适用的情况下)来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带来的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