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腰疼的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前列腺素作用、盆腔充血)、疾病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生活方式因素(久坐不动、过度劳累、穿着不当),不同特殊人群(青春期、育龄期、更年期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需针对不同原因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来月经腰疼的发生。
盆腔充血:月经期间盆腔处于充血状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多的盆腔充血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组织,从而引起腰疼。尤其是一些月经量较多的女性,盆腔充血更为明显,腰疼的感觉可能会更显著。生育期女性如果本身存在盆腔解剖结构的一些个体差异,比如盆腔韧带相对松弛等情况,在月经期间盆腔充血时更容易出现腰疼。
疾病因素导致的来月经腰疼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异位到盆腔内的子宫内膜组织在月经期间也会出血,进而刺激周围组织,引起腰疼。这种腰疼往往呈现进行性加重的特点,也就是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腰疼的程度可能会逐渐加重。而且患者可能还会伴有痛经进行性加重、性交不适等症状。育龄期女性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有过多次人流史、月经周期短、经期长等情况的女性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更容易出现来月经腰疼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的情况。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病变,月经期间,异位的内膜组织出血,导致子宫肌层膨胀,引起子宫痉挛性收缩,从而出现腰疼。患者多表现为经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同时伴有腰疼。多见于30-50岁经产妇,但近年来年轻未育女性的发病也有增多趋势。有多次妊娠及分娩、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患子宫腺肌病的几率增加,来月经时腰疼也更可能与该疾病相关。
盆腔炎:盆腔的炎症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加重,炎症刺激盆腔组织,引起腰疼。患者除了来月经腰疼外,还可能伴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分泌物可能有异味。性生活活跃的育龄期女性是盆腔炎的高发人群,如果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有多个性伴侣等,容易患上盆腔炎,进而在月经期间出现腰疼加重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来月经腰疼
久坐不动:现代女性长时间坐着工作、学习等,如果在月经期间仍然保持久坐的习惯,会影响盆腔的血液循环,导致盆腔淤血加重,从而引发腰疼。比如一些办公室职员,每天大部分时间坐在办公桌前,月经期间久坐就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过度劳累:月经期间身体相对较虚弱,如果此时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者过度运动,会使身体疲劳,腰部肌肉紧张度增加,同时也会影响盆腔的正常生理状态,进而导致腰疼。例如一些从事体力劳动的女性,在月经期间继续从事重体力活,就容易出现来月经腰疼。
穿着不当:月经期间如果穿着过于紧身的衣物,尤其是腰部束得过紧的裤子等,会影响腰部的血液循环,也可能导致腰疼。比如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身材穿着紧身牛仔裤过久,在月经期间就可能加重腰部的不适。
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身体处于发育阶段,内分泌等调节机制还不完善,来月经腰疼相对较为常见。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久坐、过度劳累等,注意腰部保暖,可适当进行一些轻柔的运动,如散步等,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如果腰疼症状较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疾病因素。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面临工作、生育等多方面压力,要注意平衡生活方式。在月经期间尤其要关注盆腔健康,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宫腔操作史。如果有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要及时处理,因为这些情况可能与一些导致来月经腰疼的疾病相关。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选择合适的衣物穿着,以减少来月经腰疼的发生风险。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也可能出现来月经相关的腰部不适。此时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排查是否有妇科疾病导致的腰疼。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瑜伽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血液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