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的诊断包括临床评估、量表评估及排除其他疾病。临床评估需进行病史采集(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和精神状态检查(观察面部表情等多方面);量表评估可用社交恐惧症量表(SCL-90中社交恐惧因子)和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需排除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
一、临床评估
1.病史采集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社交恐惧症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在与同伴交往时退缩、拒绝参加集体活动等;青少年可能出现害怕在同学面前发言、回避社交场合等。对于儿童,需要了解其在幼儿园、学校的社交情况,家长的养育方式等;青少年则要询问其学业相关社交、朋友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并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诊断有本质不同,但女性可能在某些社交情境下(如关注外貌评价等)表现出更明显的焦虑,男性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其他方式(如参与竞技性活动等)来逃避社交。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沉迷于虚拟社交而缺乏现实社交的人群,患社交恐惧症的风险可能增加。要了解患者日常的社交活动频率、主要社交场景等。
病史因素: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史,如抑郁症等,因为社交恐惧症常与其他精神心理疾病共病,这会影响诊断和治疗。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出现社交恐惧症状的时间、具体表现形式,例如在面对陌生人、公共场合讲话、被人注视等情境下是否出现紧张、害怕、脸红、心跳加速、出汗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2.精神状态检查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眼神接触、姿态等。例如,患者在交谈时是否避免眼神接触,身体是否僵硬等。评估患者的思维内容,了解其是否存在对社交情境的过度担忧、负面评价等。检查患者的情绪状态,确定是否存在显著的焦虑情绪,以及焦虑情绪与社交情境的关联程度。同时,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等,因为社交恐惧可能影响患者的认知表现。
二、量表评估
1.社交恐惧症量表(SCL-90中的社交恐惧因子)
SCL-90包含多个维度,其中社交恐惧因子可以从多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社交恐惧情况,如是否害怕社交场合、是否担心别人的评价等。通过患者对自身情况的自评,能够初步了解其社交恐惧的严重程度等情况,但需要结合临床访谈进行综合判断。
2.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SAS)
这是专门用于评估社交焦虑的量表,包括表演性焦虑(如在众人面前演讲等)和交往性焦虑(如与他人交谈等)两个方面。该量表通过让患者对不同社交情境下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能够较为详细地了解患者在各种具体社交情境中的恐惧表现,为诊断提供量化依据。例如,患者在“与陌生人一对一交谈”“在会议上发言”等情境下的焦虑评分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其社交恐惧的具体情境分布和严重程度。
三、排除其他疾病
1.躯体疾病
某些躯体疾病可能导致类似社交恐惧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可出现心慌、手抖、多汗等症状,这些躯体症状可能会被患者误解为是社交情境中的表现而产生恐惧。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测等)可以排除躯体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例如,甲状腺功能检测中血清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等指标异常则提示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引起的相关症状。
2.其他精神障碍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社交退缩等表现,但抑郁症主要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核心症状为主,与社交恐惧症以社交情境中的过度恐惧为主要表现不同。通过对患者症状的全面评估,如抑郁症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以及社交恐惧症相关量表评估,可以区分两者。例如,HAMD量表中抑郁情绪相关条目与社交恐惧量表中的社交情境恐惧条目有明显不同的表现侧重点。
广泛性焦虑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是泛化的,不局限于特定的社交情境,而社交恐惧症的焦虑具有特定的社交情境指向性。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焦虑的具体情境范围等,可以进行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