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葡萄糖耐量异常一般在妊娠特定周数筛查满足相应血糖值即可诊断管理需综合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多方面根据孕妇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高龄孕妇风险高有病史孕妇复发风险高肥胖孕妇几率更高需严格管理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必要时用胰岛素治疗。
一、妊娠糖尿病的定义与筛查
妊娠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不同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一般在妊娠24-28周进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满足其中任何一点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二、饮食管理
1.热量摄入:根据孕妇的孕前体重、身高、孕周、活动量等因素计算每日所需热量。一般来说,轻体力劳动的孕妇每日热量摄入约为2000-2400千卡。例如,孕前体重正常的孕妇,孕中期每日主食可控制在200-300g(生重),以全麦面包、糙米等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避免精制糖的摄入,如糖果、甜饮料等。
2.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比例。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优质蛋白,每日摄入量约70-90g;脂肪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每日摄入量约50-60g;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热量的50%-60%。同时,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绿叶蔬菜每日400-500g)、水果(选择低升糖指数的水果,如苹果、梨等,每日100-200g),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波动。
三、运动管理
1.运动方式:适合妊娠糖尿病孕妇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孕妇瑜伽等。散步是较为安全且容易坚持的运动方式,每日可进行3次,每次20-30分钟,速度以孕妇自我感觉不疲劳为宜。孕妇瑜伽则可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助于增强身体柔韧性和血糖控制能力,但要避免剧烈的扭转、跳跃等动作。
2.运动时间:运动最好在餐后1-2小时进行,此时血糖相对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血糖。避免在空腹时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
四、血糖监测
1.监测频率:孕妇应自行监测血糖,一般建议每日监测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4.4-6.7mmol/L。
2.监测方法:使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按照血糖仪的操作说明正确采血、检测。同时,孕妇要做好血糖监测记录,包括日期、时间、血糖值等,以便医生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五、药物治疗(必要时)
当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仍不达标时,可考虑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而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对胎儿相对安全。医生会根据孕妇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高龄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除了严格遵循上述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管理外,更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因为高龄孕妇发生胎儿畸形、巨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增加,所以需要更频繁地产检,加强对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如通过B超监测胎儿双顶径、腹围等指标。
2.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复发妊娠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这类孕妇在孕前应做好血糖调整,尽量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妊娠。孕期要更加严格地进行血糖监测和管理,因为再次发生妊娠糖尿病可能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胎儿窘迫等。
3.肥胖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28的肥胖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几率更高。这类孕妇在饮食管理上需要更加严格地控制热量摄入,选择低热量、高营养的食物,运动管理上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逐步增加运动强度,但要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伤。同时,要密切监测胎儿的生长情况,因为肥胖孕妇发生巨大儿的风险显著增加。
总之,妊娠糖尿病的管理需要综合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多方面措施,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