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病症状多样,包括足部外观及感觉异常(皮肤干燥脱屑、颜色改变,感觉减退或丧失)、足部溃疡与感染相关表现(溃疡好发于特定部位,合并感染有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及脓性分泌物等)、血管病变相关表现(患侧足部温度降低)、骨骼肌肉病变相关表现(出现足部畸形如爪形趾、马蹄足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且与糖尿病病史及病情程度相关。
糖尿病足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足部外观及感觉异常
皮肤改变:患者足部皮肤可能出现干燥、脱屑,皮肤颜色改变,如呈暗红、苍白等。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血管神经病变,影响足部血液循环与营养供应,使得皮肤新陈代谢异常。例如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皮肤的水分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出现干燥脱屑等表现。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糖尿病足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皮肤改变可能因儿童自身皮肤特点而有不同表现,如儿童皮肤较薄嫩,可能更易出现破损后的感染等情况;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本身老化,加上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皮肤改变可能更为明显。
感觉异常:患者常出现足部感觉减退或丧失,对疼痛、温度、触觉等刺激不敏感。这是由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累及周围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比如患者可能无法感知足部的轻微外伤,像被小石子硌到等情况,因为感觉减退而不能及时察觉,从而增加足部损伤的风险。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由于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在足部受伤概率上有一定不同,比如男性可能更易进行一些户外活动导致足部受伤等。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随着病程延长,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会增加,需要密切关注足部感觉变化。
足部溃疡与感染相关表现
溃疡形成:足部可能出现溃疡,好发于足底部、足侧缘等部位。溃疡的形成是由于足部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供应不足,加上感觉减退导致反复微小损伤不易察觉并逐渐发展为溃疡。例如长期高血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足部组织缺血缺氧,在受到轻微压力或摩擦等情况下就容易出现皮肤破损,进而发展为溃疡。对于儿童糖尿病足患者,溃疡可能因儿童活动多、足部易受碰撞等因素,在感觉减退情况下更易发生且可能发展较快;老年患者由于足部皮肤弹性差等原因,溃疡一旦形成,愈合相对困难。
感染表现:若溃疡合并感染,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感染是因为足部皮肤破损后,细菌容易侵入,而糖尿病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感染不易控制。比如感染初期可能只是局部红肿,随着感染加重,红肿范围扩大,发热明显,脓性分泌物增多。不同年龄患者感染后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可能进展迅速,容易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等;老年患者感染后全身反应可能不典型,但局部感染可能更顽固,愈合更慢。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
血管病变相关表现
足部温度改变:患侧足部温度可能降低,与健侧相比有明显温差。这是因为糖尿病血管病变导致足部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液循环减少,使得足部供血不足,温度下降。例如通过触摸足部皮肤,可明显感觉到患侧足部较健侧凉。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温度改变的感知可能因个体对温度的敏感度差异有不同,但总体上主要与血管病变程度相关。年龄方面,老年患者血管本身存在一定退行性变,加上糖尿病血管病变,足部温度改变可能更易被察觉;儿童糖尿病足患者血管病变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温度改变可能提示较严重的血管问题。有糖尿病血管病变病史的患者,足部温度改变是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
骨骼肌肉病变相关表现
足部畸形:长期糖尿病足病可能导致足部骨骼肌肉病变,出现足部畸形,如爪形趾、马蹄足等。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影响肌肉的正常平衡与力量,加上血管病变导致骨骼营养障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例如爪形趾是因为足部内在肌和外在肌的不平衡,使得脚趾畸形弯曲。不同年龄患者足部畸形表现不同,儿童糖尿病足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足部畸形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需要特别关注;老年患者足部畸形可能导致行走困难等问题,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有糖尿病足病长期病史的患者,足部畸形的发生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