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表现分无症状和典型症状及特殊人群特点,无症状者部分无明显自觉症状;典型症状有口渴多饮因血糖高致渗透压改变刺激口渴中枢、易饥饿食量增加因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致能量缺乏、疲劳乏力因血糖不能正常供能致能量不足、皮肤瘙痒因高血糖致细菌真菌滋生及皮肤脱水、视物模糊因血糖波动致眼内渗透压改变;特殊人群中儿童可能有生长发育迟缓,老年症状不典型易与老年病混淆需综合评估。
一、无症状表现
糖尿病前期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这是因为在糖尿病前期阶段,身体的代谢紊乱程度相对较轻,还没有触发明显的不适信号。例如一些体型肥胖、有家族糖尿病史但生活方式未发生明显改变的人群,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都没有察觉到身体的异常变化,只是通过体检发现血糖指标异常。
二、典型症状表现
1.口渴多饮
机制:由于血糖升高,肾脏在过滤血液时,过多的葡萄糖会从尿液排出,导致尿液渗透压升高,机体为了维持渗透压平衡,会从组织中吸收水分,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表现可能相似,但在儿童中如果出现口渴多饮需要警惕糖尿病前期的可能,因为儿童的代谢调节相对敏感,高血糖对其渗透压的影响更易被感知;而老年人群由于本身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口渴阈值改变等情况,口渴多饮的表现可能不如年轻人典型,但本质上都是血糖升高导致的渗透压改变引起。
表现:患者会比平时饮用更多的水,而且即使大量饮水,仍感觉口渴难以缓解。
2.易饥饿、食量增加
机制:血糖不能被充分利用,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即使摄入较多食物,也不能被有效利用来提供能量,所以会频繁产生饥饿感,导致食量增加。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本身有久坐、缺乏运动等习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运动少会使身体对能量的需求相对不那么迫切,但高血糖又导致能量利用障碍,从而加重易饥饿的表现;对于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人群,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胰腺功能可能存在潜在的调节问题,更容易在糖尿病前期出现易饥饿、食量增加的情况。
表现:患者会比往常更快感到肚子饿,进食量明显增多,但体重可能并没有相应增加甚至还会有所下降,因为能量不能被有效储存。
3.疲劳乏力
机制:血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被氧化供能,身体主要依靠脂肪和蛋白质供能,长期如此会导致机体能量供应不足,从而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年轻人可能因为平时活动量较大,所以疲劳乏力的感觉可能更明显,会影响日常的工作和运动;老年人由于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即使血糖轻度升高引起的疲劳乏力也可能被放大,更容易感到浑身没劲,做一点轻微活动就觉得劳累。在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群,本身就容易疲劳,而糖尿病前期引起的疲劳乏力会使其这种状况雪上加霜。
表现:患者会感觉身体虚弱,缺乏力气,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缓解,日常的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比如原本可以快速爬几层楼梯,现在爬一层就气喘吁吁、感觉很累。
4.皮肤瘙痒
机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和真菌滋生,同时高血糖会使皮肤组织脱水,导致皮肤干燥,从而引起皮肤瘙痒。女性患者在糖尿病前期可能更易出现会阴部等部位的皮肤瘙痒,因为局部潮湿温暖的环境更适合病菌生长繁殖;老年人群由于皮肤本身就相对干燥,糖尿病前期引起的皮肤瘙痒可能会更严重,而且由于皮肤感觉神经的退化等因素,瘙痒的感知可能更强烈。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皮肤清洁、穿着不透气衣物的人群,皮肤瘙痒的症状可能会加重。
表现:皮肤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瘙痒,尤其是四肢、腰部等部位,搔抓后可能会出现抓痕、皮肤增厚等表现。
5.视物模糊
机制:血糖波动会影响眼内的渗透压,导致晶状体屈光状态改变,从而引起视物模糊。对于有长期近距离用眼习惯的人群,比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的上班族,在糖尿病前期出现视物模糊时更易被忽视,因为他们可能首先考虑是用眼过度导致的;而青少年人群如果出现视物模糊,由于正处于视力发育阶段,需要更加警惕糖尿病前期的可能,因为高血糖对其眼部的影响可能会干扰视力发育。
表现:患者会感觉看东西不清楚,尤其是看远处物体时,可能会有模糊感,有时还会伴有眼睛干涩等症状。
三、特殊人群的表现特点
1.儿童糖尿病前期
儿童糖尿病前期可能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情况,因为高血糖影响了身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和利用,阻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比如身高、体重增长速度低于同龄人,这是因为身体不能有效利用血糖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2.老年糖尿病前期
老年人群糖尿病前期症状往往不典型,除了可能仅有轻微的乏力、口渴不明显等表现外,还容易与老年退行性疾病的症状相混淆,比如可能被误认为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乏力等。而且老年人群由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判断糖尿病前期症状时需要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多项指标以及整体身体状况来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