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会有多方面表现,体重异常增加,身体形态改变,呼吸系统有呼吸浅快、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系统有血压升高、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消化系统有食欲亢进、脂肪肝,骨骼肌肉系统有关节负担加重、肌肉力量改变,心理行为方面有自卑、社交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表现:儿童体重明显超过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体重。正常体重的计算有一定标准方法,比如可以通过身高体重的BMI(身体质量指数)来评估,对于儿童,BMI的计算方式为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不同年龄阶段有相应的正常BMI范围,若超过该范围较多则提示体重异常增加。例如,一个5岁儿童,身高1.1米,正常体重范围大概在17-20千克左右,如果体重超过25千克,就可能存在体重异常增加的情况。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段儿童体重增长速度不同,婴儿期体重增长较快,1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2岁时约为出生时的4倍,之后到青春期前每年体重增长相对稳定在一定范围。如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重增长速度远超正常范围,就需警惕肥胖症可能。
身体形态改变
体脂分布:儿童肥胖症时体脂分布可能有特点,比如腹部、颈部、肩部等部位脂肪堆积较明显。腹部脂肪堆积可使腹部膨隆,从外观上看腹部向前突出,穿衣时腹部显得臃肿。颈部脂肪堆积可能导致颈部变粗短,影响颈部活动的灵活性。
性别影响:一般来说,男孩和女孩在肥胖时体脂分布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以全身脂肪含量增加为主要表现。不过女孩可能相对更易在臀部、大腿等部位脂肪堆积,但这也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以整体脂肪含量超量为关键。
呼吸系统表现
呼吸浅快:由于肥胖导致胸廓运动受限,肺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儿童可能出现呼吸浅快的情况。比如在安静状态下,正常儿童呼吸频率相对稳定,而肥胖儿童呼吸频率可能比正常儿童快,这是因为肺部需要更多的通气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但由于脂肪堆积影响胸廓扩张,气体交换效率降低,所以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弥补。
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儿童在睡眠中较易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现象。这是因为肥胖导致上气道周围脂肪堆积,气道狭窄,在睡眠时肌肉松弛,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从而出现呼吸暂停,表现为睡眠中呼吸间断停止,可伴有打鼾、憋醒等情况。长期睡眠呼吸暂停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激素分泌等,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心血管系统表现
血压升高:肥胖儿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因为肥胖会导致体内胰岛素抵抗,引起水钠潴留,同时脂肪组织释放的某些物质会影响血管紧张度等,从而导致血压升高。例如,一些研究表明,肥胖儿童中约有一定比例存在血压高于正常范围的情况,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
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长期肥胖可能导致心脏肥厚、扩大等结构改变,以及心脏功能下降。心脏为了泵血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由于血压升高和肥胖导致的循环阻力增加),久而久之会使心肌肥厚,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心脏扩大,最终影响心脏的射血和舒张功能,导致心功能不全等情况。
消化系统表现
食欲亢进:很多肥胖儿童会出现食欲亢进的情况,总是有很强的进食欲望。这可能与肥胖儿童体内的一些激素调节失衡有关,比如瘦素是一种参与食欲调节的激素,肥胖儿童体内瘦素水平往往升高,但存在瘦素抵抗,即机体对瘦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虽然体内瘦素水平升高,但仍不能有效抑制食欲,从而使儿童不断进食。
脂肪肝:肥胖儿童中脂肪肝较为常见。由于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器官,肥胖导致脂肪摄入过多或代谢紊乱,脂肪在肝脏积累,可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发现肝脏脂肪浸润情况,长期脂肪肝可能会影响肝脏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发展为肝纤维化等更严重的肝脏疾病。
骨骼肌肉系统表现
关节负担加重:肥胖儿童体重较大,对骨骼肌肉和关节的负担加重。比如膝关节,长期承受过大的体重压力,容易导致膝关节软骨磨损等问题,增加患膝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儿童在活动时,膝关节需要支撑身体重量,肥胖儿童膝关节受力比正常儿童大很多,久而久之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等不适症状。
肌肉力量改变:部分肥胖儿童可能存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的情况。因为体重过大,肌肉需要更费力地来维持身体运动,长期下来可能导致肌肉力量发展受限。而且脂肪堆积可能会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和发育,使得儿童在进行体力活动时更容易疲劳,运动能力相对正常儿童较差。
心理行为表现
自卑、社交障碍:由于外观与同龄人不同,肥胖儿童可能会受到同伴的嘲笑等,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例如在学校中,可能因为体型肥胖而被同学取笑,导致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出现社交障碍,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影响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注意力不集中:有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在注意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问题。肥胖导致身体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递质的平衡等,从而影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使得他们在学习等活动中难以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影响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