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发病与胎盘激素影响、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高危因素有年龄、肥胖、家族史、既往妊娠史等,临床表现有“三多”症状、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胎儿过大等,诊断靠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孕妇和胎儿有诸多影响,管理治疗包括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产后需随访复查及长期健康管理。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也就是说,怀孕之前孕妇的血糖是正常的,在怀孕过程中才出现了糖尿病的情况。
发病机制
胎盘激素的影响:妊娠中晚期,胎盘会分泌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多种激素,这些激素具有抗胰岛素样作用,会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一般来说,正常孕妇的身体会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分泌量来维持糖代谢平衡,但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就容易发生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妊娠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增加:随着妊娠进展,孕妇体内的胰岛素抵抗逐渐加重。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而在妊娠糖尿病孕妇中,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等环节出现异常,导致胰岛素的作用效率降低,使得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水平,若胰岛β细胞不能代偿性地分泌足够的胰岛素,就会出现血糖升高。
高危因素
年龄因素:孕妇年龄较大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一般35岁以上的孕妇相对更容易出现糖代谢异常。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胰岛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等因素有关。
肥胖因素:孕前体重指数(BMI)≥24kg/m2的孕妇,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的孕妇。肥胖孕妇体内脂肪细胞增多,脂肪细胞分泌的抵抗素等细胞因子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调节失衡。
家族史因素:如果孕妇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升高。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可能携带了与糖尿病相关的易感基因。
既往妊娠史因素:曾经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糖尿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另外,既往有不明原因的死胎、巨大儿、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孕妇,也需要警惕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临床表现
典型症状: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也就是常说的“三多”症状。因为血糖升高后,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进而引起口渴多饮;同时,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身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会出现饥饿感,从而多食。但也有很多孕妇可能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是在常规的产检中发现血糖异常。
特殊表现: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反复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情况,这是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生长繁殖。还有些孕妇可能会出现胎儿过大的情况,由于孕妇血糖高,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葡萄糖增多,胎儿血糖升高后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了胎儿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出现巨大儿,增加了难产、产伤等风险。
诊断标准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孕妇需禁食至少8小时后,抽取空腹血糖,然后将75g葡萄糖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喝完,分别抽取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空腹血糖≥5.1mmol/L、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有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孕期并发症风险增加: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期发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孕妇,如子痫前期等。另外,还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产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有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妇在产后5-10年患2型糖尿病的累积发病率可达到30%-60%。
分娩期风险增加:由于胎儿过大等原因,妊娠糖尿病孕妇发生难产、产程延长、剖宫产的几率增加。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也会升高。
对胎儿的影响
胎儿畸形风险:妊娠早期高血糖可能会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等。
胎儿生长受限或过大: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相应孕周的第10百分位;而如果血糖控制过好,又可能出现胎儿生长过度。另外,还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
管理与治疗
饮食管理:妊娠糖尿病孕妇需要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要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根据孕妇的孕周、体重、活动量等因素来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一般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以复杂碳水化合物为主,如全麦面包、糙米等;蛋白质占15%-20%,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脂肪占25%-30%,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等。同时,要少食多餐,每天可以分为5-6餐。
运动管理: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孕妇可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一般建议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每周至少运动5次。运动时要注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运动前后要监测血糖。
血糖监测:妊娠糖尿病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可以使用家用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一般建议每天监测4-7次,如空腹、三餐后2小时等。通过血糖监测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仍不能达到理想范围,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是妊娠糖尿病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一般不建议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进行个体化调整。
产后随访
妊娠糖尿病孕妇在产后6-12周需要进行75gOGTT复查,以明确糖代谢情况,判断是否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同时,要对新生儿进行随访,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等。并且,产后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需要长期进行健康管理,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远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