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局部症状有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颈部等部位淋巴结可融合粘连,儿童颈部肿大更明显)及局部肿块(纵隔淋巴瘤早期症状不典型,中老年人长期不良生活方式易掩盖其表现);全身症状包括部分患者有低热或间歇性、持续性高热(儿童发热更频繁)、夜间或入睡后盗汗(老年人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长)、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6个月内减10%以上,年轻女性易察觉);结外器官受累相关症状有消化系统受累可致腹痛、腹泻、腹部肿块(儿童消化系统淋巴瘤少见,腹泻易误诊)、皮肤受累出现瘙痒、皮疹(过敏体质者易误为过敏反应)、呼吸道受累有咳嗽、咳痰(长期吸烟中老年人易误为慢性支气管炎),分别因淋巴瘤细胞增殖浸润等致相应症状。
一、局部症状表现
1.淋巴结肿大
特点:恶性淋巴瘤早期最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多发生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例,开始可能是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轻度肿大,质地较韧,可推动,随着病情进展,淋巴结会逐渐融合,与周围组织粘连。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相对更易被发现,因为儿童颈部相对短小,肿大淋巴结更明显。
机制:淋巴瘤细胞在淋巴结内异常增殖,导致淋巴结体积增大。
2.局部肿块:除了淋巴结肿大外,有时也可在身体浅表部位或深部组织形成肿块。例如纵隔部位的淋巴瘤,早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但症状不典型,随着肿块增大,可能出现胸闷、咳嗽等症状,这在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的中老年人中可能更易被忽视,因为吸烟人群本身呼吸道症状相对常见,容易掩盖淋巴瘤的早期表现。
二、全身症状表现
1.发热
特点: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高热。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左右,可持续较长时间。不同年龄的发热表现有差异,儿童患者发热可能相对更频繁,且可能伴有其他非特异症状,如食欲减退等。
机制:肿瘤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物质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导致发热。
2.盗汗
特点:患者在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可湿透衣物。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盗汗症状可能更易出现且持续时间可能较长。
机制:肿瘤代谢活跃,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导致夜间出汗。
3.消瘦
特点: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一般在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消瘦在不同性别患者中可能都有发生,但对于年轻女性,可能因为本身关注体重变化,更容易察觉消瘦情况。其机制是肿瘤细胞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摄入减少。
三、结外器官受累相关症状
1.消化系统受累
特点:如果胃肠道受到淋巴瘤累及,可能出现腹痛、腹泻、腹部肿块等症状。腹痛可为隐痛或胀痛,位置不固定。儿童消化系统淋巴瘤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腹泻症状可能较为明显,易被误诊为肠道感染等疾病。
机制:淋巴瘤细胞浸润胃肠道黏膜及肌层等组织,影响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
2.皮肤受累
特点: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表现。皮肤瘙痒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皮疹形态多样,如红斑、丘疹等。对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皮肤受累的症状可能更容易被误认为是过敏反应而延误诊断。
机制:淋巴瘤细胞可能浸润皮肤组织,或者通过免疫反应等引起皮肤相关症状。
3.呼吸道受累
特点:纵隔或肺部的淋巴瘤早期可能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出现咳嗽症状时,往往首先考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容易忽视淋巴瘤的可能。
机制:淋巴瘤细胞侵犯呼吸道组织,导致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或气道受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