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松弛受多种因素影响,年龄方面女性不同生理阶段雌激素变化等会致松;妊娠分娩时胎儿扩张产道及盆底组织改变易松;衰老时胶原蛋白流失、肌肉力量下降会松;生活方式中长期腹压增加、缺乏盆底肌锻炼易松;医源性因素如妇科手术不当等也会致松。
青春期:女性在青春期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殖系统也在逐渐成熟,但一般来说,青春期时阴道松弛问题较少出现,因为此时阴道组织弹性较好。
育龄期:女性在育龄期,尤其是经历过多次妊娠的女性,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子宫不断增大,对盆底组织包括阴道周围的支撑结构产生持续的压力,使得阴道的弹性纤维等组织受到损伤,进而可能导致阴道松弛。例如,多次自然分娩的女性,胎儿通过产道时对阴道的扩张作用更为明显,会使阴道的肌肉和筋膜等组织过度伸展,难以恢复到孕前状态。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雌激素对维持阴道组织的弹性和厚度有重要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导致阴道黏膜变薄、弹性减退、结缔组织萎缩等,从而增加阴道松弛的发生风险。绝经后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阴道松弛的情况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妊娠与分娩
分娩过程的机械性损伤: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会对阴道造成明显的扩张作用。阴道的肌肉、筋膜及相关的支持结构被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这些组织的弹性纤维断裂或受损。尤其是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胎儿通过产道的时间、胎儿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阴道松弛的程度。例如,巨大儿的分娩会对阴道造成更大的机械性损伤,使得阴道松弛的可能性增加。
盆底组织支撑结构的改变:妊娠期间,子宫增大,盆底组织承受的压力增加,会导致盆底的肌肉、韧带等支撑结构发生适应性改变。分娩后,这些支撑结构需要时间恢复,但部分女性的盆底组织可能无法完全恢复到孕前状态,进而影响阴道的紧致度,导致阴道松弛。
衰老因素
胶原蛋白流失: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皮肤及各组织中的胶原蛋白逐渐流失。阴道组织也不例外,胶原蛋白是维持阴道弹性的重要成分,其流失会使阴道壁变薄、弹性下降,从而出现阴道松弛的现象。一般从30岁左右开始,人体胶原蛋白流失的速度会逐渐加快,阴道松弛的问题也可能逐渐显现。
肌肉力量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肌肉包括盆底肌肉的力量都会逐渐下降。盆底肌肉对于维持阴道的紧致度起着重要作用,当盆底肌肉力量减弱时,对阴道的支撑能力下降,就容易导致阴道松弛。而且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整体衰退,肌肉的修复和再生能力也减弱,进一步加重了阴道松弛的情况。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慢性腹压增加:一些长期存在慢性腹压增加的情况会增加阴道松弛的风险。例如,长期便秘的人群,由于排便时需要用力,会导致腹压持续升高,这种长期的腹压增加会对盆底组织产生持续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影响阴道周围的支撑结构,导致阴道松弛。另外,患有慢性咳嗽的人群,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的咳嗽会使腹压反复升高,也会对盆底组织造成类似的影响。
缺乏盆底肌肉锻炼:如果女性长期缺乏针对性的盆底肌肉锻炼,盆底肌肉会逐渐变得松弛无力。盆底肌肉就像一张“吊网”,支撑着盆腔内的器官,包括阴道。当盆底肌肉力量不足时,对阴道的支撑作用减弱,阴道就容易出现松弛现象。例如,长期久坐的女性,由于缺乏运动,盆底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更容易发生阴道松弛。
医源性因素
妇科手术影响:某些妇科手术可能会对阴道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阴道松弛。例如,涉及阴道周围组织的手术,如部分盆腔手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等,如果手术操作不当或者术后恢复不佳,可能会影响阴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阴道松弛。另外,一些因疾病切除子宫等盆腔器官的手术,也可能会改变盆底组织的结构和力学平衡,进而增加阴道松弛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