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白血病有发热表现,原因是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正常造血受抑制致免疫力下降继发感染,不同年龄段小儿发热表现略有差异;有贫血表现,因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骨髓抑制正常造血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会影响小儿活动耐力及生长发育;有出血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血小板生成和功能致凝血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小儿需特殊护理;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相关组织器官所致,既往无特殊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突然出现需警惕白血病;有骨关节疼痛表现,因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或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致压力增高引起,会影响小儿活动及生长发育需及时处理。
一、发热
1.表现及原因:小儿急性白血病常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及以上。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白血病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或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容易继发感染引起发热,感染部位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等。例如,有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部分患儿是因粒细胞缺乏等免疫功能低下引发感染性发热。
2.与年龄的关系:不同年龄段小儿对发热的耐受及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发热时精神状态改变相对更明显,如精神萎靡等,而年长儿可能能较清晰表达不适,但总体都是因白血病相关因素导致发热这一核心病理生理过程。
二、贫血
1.表现及原因:患儿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等表现。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骨髓,抑制正常造血,使红细胞生成减少。一般起病较缓慢,随着病情进展,贫血会逐渐加重。有资料表明,多数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在确诊时就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水平常低于正常同龄儿童。
2.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贫血会影响小儿的活动耐力,使患儿活动量较正常儿童减少,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贫血导致组织器官供氧不足,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尤其对于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的儿童影响更为显著。
三、出血
1.表现及原因: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白血病细胞增多,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和功能,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例如,血小板计数常明显降低,当血小板低于20×10?/L时,就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出血倾向。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对于有出血倾向的小儿白血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护理,避免碰撞等外伤,保持鼻腔、口腔清洁,防止诱发或加重出血。如发生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情况,会危及生命,需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因为小儿颅内出血后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意识、瞳孔等变化。
四、肝脾淋巴结肿大
1.表现及原因:肝脾可不同程度肿大,浅表淋巴结尤其是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所致。一般肝脾肿大可在腹部触及,淋巴结肿大可在体表触摸到,肿大的程度因个体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有研究发现约70%-80%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脾淋巴结肿大。
2.与病史的关系:如果患儿既往无特殊血液系统疾病病史,突然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结合其他症状需高度警惕白血病可能,医生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因为肝脾淋巴结肿大是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典型表现之一,与白血病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
五、骨关节疼痛
1.表现及原因:患儿可出现骨骼疼痛,常见于胸骨、四肢长骨等部位,多为隐痛、胀痛或剧痛。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浸润骨膜、骨质,或骨髓腔内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导致骨髓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疼痛。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表述不清,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等。例如,约25%-40%的小儿急性白血病患儿会出现骨关节疼痛症状,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相对更常见一些。
2.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骨关节疼痛会影响小儿的活动,使患儿不愿意行走、玩耍等,进而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规律,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来缓解疼痛,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