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原因包括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造血干细胞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遗传性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急性和慢性失血),其危害有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血液、神经、消化、呼吸等系统)以及对不同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的特殊危害,如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孕妇母婴健康、老年人基础疾病及生活自理等。
一、贫血的原因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
1.造血干细胞异常: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全血细胞减少。在儿童中,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与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常伴有多种先天性畸形。
2.造血微环境异常: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可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例如,骨髓纤维化时,正常骨髓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造血功能受到抑制。老年人骨髓造血功能逐渐衰退,也是造血微环境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的常见情况。
3.造血原料缺乏
铁缺乏: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铁缺乏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常见于素食者或儿童喂养不当,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对铁的需求量大,若不及时补充容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慢性失血(如胃溃疡、痔疮出血等)也会导致铁丢失过多,进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维生素B??和叶酸缺乏:维生素B??和叶酸是DNA合成所需的重要辅酶。叶酸缺乏多见于长期偏食、酗酒者,以及妊娠期妇女,妊娠期妇女对叶酸的需求量增加,若摄入不足易导致缺乏;维生素B??缺乏除了摄入不足外,还常见于胃肠道疾病患者,如恶性贫血患者因胃黏膜萎缩,内因子分泌减少,影响维生素B??的吸收,从而导致巨幼细胞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1.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红细胞膜先天缺陷,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在通过脾脏时易被破坏。儿童时期发病较多,常有家族史。
红细胞酶缺乏:例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食用蚕豆、服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后可诱发急性溶血,在南方地区高发。
血红蛋白异常:如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较为常见,有家族遗传倾向,不同类型的地中海贫血在儿童和成人中均可发病。
2.获得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自身红细胞导致溶血。多见于成年人,可分为温抗体型和冷抗体型,温抗体型在女性中相对多见。
机械性因素: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如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见于各年龄段,是由于微血管内形成血栓,红细胞通过时受到机械性损伤而破裂溶血。
化学、物理、感染等因素:化学物质如苯、蛇毒等可直接破坏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时,红细胞可因高温等因素受损;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起红细胞破坏增加。
(三)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
1.急性失血:如外伤大出血、消化道急性大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等),短时间内丢失大量血液,导致红细胞迅速减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取决于外伤或疾病的发生情况。
2.慢性失血:长期少量失血,如月经过多(女性常见)、钩虫病、慢性胃肠道失血等,失血量虽少,但长期积累可导致缺铁性贫血。老年人若患有胃肠道肿瘤,长期慢性失血也较为常见。
二、贫血的危害
(一)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1.血液系统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会通过增加心率来代偿,长期可导致心脏扩大,引发高输出量性心脏病,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儿童长期贫血会影响心脏功能发育,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贫血还会影响免疫系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例如,贫血患儿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疾病,且感染后恢复较慢。
2.神经系统
大脑对缺氧较为敏感,轻度贫血时患儿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严重贫血时可出现头晕、耳鸣、嗜睡等症状。儿童长期慢性贫血会影响智力发育,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在老年人中,严重贫血可能引发认知功能障碍,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缺血缺氧可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儿童贫血时会影响食欲,进而影响营养摄入,加重贫血程度,形成恶性循环。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本身较弱,贫血会进一步加重消化功能的紊乱。
4.呼吸系统
贫血时,机体为了代偿缺氧,呼吸频率会加快。长期贫血可导致肺功能受损,活动耐力下降。儿童在活动后更容易出现气促等表现,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活动能力。
(二)对不同人群的特殊危害
1.儿童
严重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使儿童的语言、运动等能力发育滞后。例如,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在行为和认知方面可能出现异常,如注意力不集中、烦躁不安等。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贫血对其影响更为显著,若不及时纠正,可能会对终身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孕妇
孕妇贫血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同时,孕妇自身在分娩时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如产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怀孕期间,孕妇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本身存在贫血,会进一步加重贫血程度,影响母婴健康。
3.老年人
老年人贫血常与多种慢性疾病并存,如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贫血会加重这些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贫血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况会进一步恶化,加重心绞痛等症状。
老年人贫血还可能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骨折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