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可采取日常护理、针对病因治疗、补充造血原料、输血治疗等方法治疗。

1.日常护理
为贫血新生儿提供适宜的恢复环境,保持室内温度稳定,避免受凉或过热;保证充足睡眠,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喂养方面,母乳富含铁、维生素B12等营养,应优先母乳喂养,如果母乳不足或需补充营养,可选择强化铁配方奶粉;对于已添加辅食的新生儿,可逐渐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含铁米粉、肉泥,辅助改善贫血。
2.针对病因治疗
先明确贫血病因再针对性处理,是治疗核心。如果为溶血性贫血,如ABO或Rh血型不合溶血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抑制溶血反应,严重时需进行换血治疗,清除体内致敏红细胞和胆红素;如果为失血性贫血,需先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同时根据失血情况补充血容量,避免病情加重。
3.补充造血原料
如果为缺铁性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补充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如果为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性贫血,需补充相应制剂,如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等,帮助红细胞生成,改善贫血症状。
4.输血治疗
当血红蛋白水平过低(如早产儿低于70g/L、足月儿低于90g/L),或伴随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喂养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输血,输注红细胞悬液,快速提升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供氧。输血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防止输血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