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甲亢的原因主要有激素水平剧烈波动、自身免疫系统失衡、碘摄入异常、精神与代谢压力、妊娠期甲状腺病变等。

1.激素水平剧烈波动
妊娠早期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与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构相似,高浓度HCG可能直接刺激甲状腺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过量分泌。这种生理性甲亢多发生于孕8-14周,常伴随剧烈孕吐,通常在孕中期自行缓解。
2.自身免疫系统失衡
孕期免疫耐受减弱可能诱发或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Graves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异常激活甲状腺受体,导致甲状腺肿大、突眼等典型症状,需通过抗体检测确诊。
3.碘摄入异常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键原料,孕期碘需求量增加,但过量摄入(如频繁食用海带、紫菜)或碘剂滥用可能引发碘致甲亢。而碘缺乏导致的甲状腺代偿性增生,也可能因功能亢进引发甲亢。
4.精神与代谢压力
孕期激素变化易引发情绪波动,长期焦虑、紧张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同时,母体代谢率提升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可能诱发代偿性甲亢。
5.妊娠期甲状腺病变
甲状腺结节、腺瘤或甲状腺炎可能因激素刺激或免疫损伤,导致甲状腺激素释放异常,引发甲亢症状。
孕期甲亢需严格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高碘饮食,定期产检评估胎儿发育。所有治疗均需在产科与内分泌科医生共同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