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扭伤后分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处理。急性期要休息、冷敷;缓解期可热敷、颈部制动与轻度活动、物理治疗(按摩、针灸);康复期需康复锻炼、调整生活方式,若有严重症状及时就医。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脖子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让颈部得到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减少颈部的运动,如避免过度转头、低头等动作,因为持续的活动可能会加重颈部肌肉、韧带的损伤。例如,对于经常伏案工作的人群,脖子扭伤后更要注意休息,防止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导致损伤加重。
2.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颈部受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也需注意避免冷敷时间过长或温度过低造成皮肤损伤。
二、缓解期处理
1.热敷: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颈部,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除肿胀,缓解肌肉痉挛。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和舒适感,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温度不宜过高;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缓慢,可适当延长热敷时间,但要密切关注皮肤状况。
2.颈部制动与轻度活动:使用颈托等器具进行颈部制动,限制颈部不必要的活动,为损伤的组织修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疼痛缓解后,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颈部活动,如缓慢地转动颈部,从左右、上下等不同方向进行小幅度的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儿童,颈部制动器具的选择要合适,避免影响儿童颈部正常发育;老年人颈部活动要更加轻柔,防止因骨质疏松等问题导致二次损伤。
3.物理治疗
按摩:由专业人员进行适当的颈部按摩,能够放松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儿童、老年人以及有颈椎疾病史的人群按摩需更加谨慎,避免不当按摩加重损伤。例如,有颈椎退行性变的老年人,按摩时要避免过度用力刺激颈椎。
针灸: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颈部气血运行,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在进行针灸治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的医生操作,儿童针灸时需安抚其情绪,避免不配合导致意外。
三、康复期处理
1.康复锻炼:逐渐增加颈部的康复锻炼强度,如进行颈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动作,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颈部拉伸运动,每天进行多次,每次保持一定时间。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锻炼的强度和频率有所不同。儿童可以在家长监护下进行简单的适合儿童的颈部活动锻炼;老年人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较为温和的锻炼方式,如缓慢转动颈部等,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预防再次扭伤。
2.生活方式调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等。无论是儿童学习还是成年人工作,都要注意保持颈部的正常生理曲度。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舒适、能保持颈部正常生理曲度为宜。对于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如长期低头玩游戏的年轻人,要督促其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脖子再次扭伤。
如果脖子扭伤后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或伴有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颈椎脱位等严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