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脂肪肝可分为西药类和中药及中成药类,西药类有抗氧化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和胰岛素增敏剂如二甲双胍,中药及中成药类有单味中药提取物如丹参、山楂和中成药如脂必妥片、护肝片,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治疗时首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多为辅助手段。
一、西药类
(一)抗氧化剂
1.多烯磷脂酰胆碱:可通过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能量平衡,稳定胆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脂肪肝,尤其对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益处,其作用机制基于对肝细胞膜的保护和修复,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它能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2.水飞蓟素: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保护肝细胞膜及线粒体的作用,可稳定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的酶系统,清除肝细胞内的活性氧自由基,从而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在脂肪肝治疗中,能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细胞的损伤,有临床研究表明其对脂肪肝患者的血清转氨酶等指标有改善作用。
(二)胰岛素增敏剂
1.二甲双胍:主要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发挥作用,可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对于伴有2型糖尿病的脂肪肝患者较为适用,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显示,二甲双胍在改善患者血糖的同时,也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脂肪肝的病理状况,降低肝脏脂肪含量。
二、中药及中成药类
(一)单味中药提取物
1.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肝脏微循环等作用,研究发现丹参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肝内脂肪沉积,调节脂质代谢。临床应用中,丹参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脂肪肝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有一定帮助。
2.山楂: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其所含的黄酮类、三萜类成分等具有调节脂质代谢、抗氧化等作用。有研究表明山楂提取物能降低实验性脂肪肝动物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含量。
(二)中成药
1.脂必妥片:由红曲等组成,具有除湿祛痰、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功效。可用于痰瘀互结、血气不利所致的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对脂肪肝患者伴有血脂异常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调节血脂水平,减轻肝脏脂肪变性。
2.护肝片:由柴胡、茵陈、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绿豆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健脾消食的作用,具有降低转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对于脂肪肝患者出现的肝功能异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如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脂肪肝时需格外谨慎。孕妇应避免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儿童由于其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应尽量避免使用不适合的药物干预,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使用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权衡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避免加重肝肾功能损害。在治疗脂肪肝时,首先应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增加运动量(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这些非药物措施对于大多数脂肪肝患者,尤其是轻度脂肪肝患者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药物治疗多作为辅助手段在非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伴有相关基础疾病等情况下考虑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