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有诸多危害,在肝脏相关方面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影响肝脏正常功能;在全身代谢方面会引发糖代谢紊乱、导致脂代谢异常加重;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其相关危害与人群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基础病史等有关。
一、肝脏相关危害
(一)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脂肪肝若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可能逐渐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脂肪肝向更严重肝脏疾病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研究显示,约10%-20%的NASH患者在10-20年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显著升高。例如,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酒精性脂肪肝,若持续饮酒且未进行干预,肝脏炎症反复刺激会使肝细胞不断修复再生,在此过程中容易出现基因异常,进而增加肝癌发生的几率。对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年龄越大、病史越长且脂肪肝控制不佳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越高;在性别方面,男性可能相对女性在相同病情发展进程中有更高风险,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脂肪肝会使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合成、解毒等功能。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血脂异常等情况更为严重。同时,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多方面。比如,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会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可能引起水肿等问题。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的人,脂肪肝对肝脏功能的影响可能更明显;有基础肝脏病史的人群,本身肝脏储备功能较差,脂肪肝的存在会进一步加重肝脏负担,加速肝脏功能的损害。
二、对全身代谢的危害
(一)引发糖代谢紊乱
脂肪肝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约7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脂肪肝。脂肪肝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得胰岛素不能有效地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进而引起血糖升高。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群本身糖代谢调节功能逐渐减退,若合并脂肪肝,糖代谢紊乱的风险更高;从性别角度看,尚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糖代谢紊乱程度不同的显著证据,但不同生活方式下,如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与脂肪肝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二)导致脂代谢异常加重
脂肪肝本身就与脂代谢异常相关,而脂代谢异常又会反过来加重脂肪肝。血液中过多的脂质会更容易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恶性循环。例如,甘油三酯等脂质在血液中水平升高时,更易进入肝细胞导致脂肪堆积。不同生活方式中,高脂饮食者的脂代谢异常往往更为严重,会进一步促使脂肪肝病情进展;对于有家族性脂代谢异常病史的人群,脂肪肝的发生可能更早且病情更难控制,因为其自身脂代谢调节机制存在先天性缺陷,更容易出现脂质在肝脏内的异常堆积。
三、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一)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脂肪肝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脂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等情况,这些因素都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血液中脂质异常沉积在血管壁,会使血管内皮受损,促进血小板聚集等,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影响血液循环。年龄较大的人群血管弹性本身逐渐下降,若合并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更高;男性在心血管疾病相关风险因素方面可能与女性有不同的表现趋势,但总体而言,脂肪肝患者无论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都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二)升高心血管疾病发病几率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会增加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例如,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脑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可能导致脑梗死等。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饮酒的脂肪肝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会大幅增加;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合并脂肪肝后,心血管疾病的病情会更加复杂和严重,预后也相对更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