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的处理包括急性期休息、冷敷、加压包扎,缓解期热敷、按摩、药物辅助,康复期进行腰部伸展和拱桥运动,同时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事项,儿童要温和处理且观察症状,老年人恢复慢、锻炼轻柔并防严重疾病,孕妇处理谨慎、避免不当刺激和自行用药。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腰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卧硬板床休息,避免腰部继续受力加重损伤,对于儿童来说,更要确保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跑动等活动,因为儿童腰部肌肉等组织相对脆弱,休息有助于损伤部位恢复;成年人也需保证足够休息时长,一般建议休息1-2周左右。
2.冷敷:在受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腰部疼痛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冷敷时间和冰袋温度,避免冻伤皮肤,可在冰袋外包裹毛巾后再敷于腰部;成年人冷敷时也要注意不要让皮肤长时间直接接触过冷的物品。
3.加压包扎: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腰部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力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儿童,包扎时要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和感觉情况;成年人也要留意包扎部位的感觉和血液循环状况。
二、缓解疼痛与促进恢复的方法
1.热敷:受伤48小时后,若肿胀和出血已得到一定控制,可改为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腰部,每次热敷20分钟左右,每天3-4次。热敷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淤血吸收,缓解肌肉痉挛。儿童热敷时要注意温度,避免烫伤;成年人热敷温度可相对稍高,但也不宜过高。
2.按摩:在腰部疼痛有所缓解后,可进行适度的按摩。由专业人员或家人轻柔地按摩腰部肌肉,从腰部两侧向中间、从上到下进行按摩,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按摩有助于放松腰部肌肉,促进损伤修复。儿童按摩时要选择轻柔的手法,力度要适中;成年人按摩力度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调整,但也不能过于粗暴。
3.药物辅助:可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来缓解疼痛,如布洛芬等,但儿童一般不建议首先使用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成年人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使用。不过要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副作用等情况。
三、康复锻炼
1.腰部伸展运动:在腰扭伤恢复中后期,可进行腰部伸展运动。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住双膝,将双膝拉向胸部,保持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儿童进行此运动时要根据自身能力调整幅度;成年人可逐渐增加幅度和次数。
2.腰部拱桥运动: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20秒左右,然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儿童做拱桥运动时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避免过度用力;成年人可逐步增加坚持的时间和重复次数。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腰扭伤后恢复相对较快,但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处理时更要注重温和的方法。除了上述提到的休息、冷敷、热敷、按摩等要注意的事项外,还要密切观察儿童腰部的症状变化,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儿童腰扭伤可能隐藏着其他潜在问题,如脊柱发育方面的异常等。
2.老年人:老年人腰扭伤后恢复相对较慢,且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在处理时,休息要更加充分,康复锻炼要更加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腰部损伤或导致骨折等更严重的问题。如果老年人腰扭伤后疼痛明显或伴有下肢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排除腰椎骨折等严重疾病。
3.孕妇:孕妇腰扭伤后要特别谨慎处理。首先休息时要选择舒适的体位,避免压迫腹部。冷敷和热敷的温度要格外注意,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引起子宫收缩等情况。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处理,如轻柔的按摩等,但要避免按摩腹部相关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