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1
7937次浏览
血压低的治疗要根据造成血压低的原因进行干预,临床上造成血压低多见的情况有:1、心源性休克,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时候,此时心功能下降,血压低,周围灌注不足,在提高和维持血压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如应用多巴胺升压,应用IABP的保护等,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有助于低血压的改善,提高病人的生存率。2、严重的感染,其可以造成血压的偏低,此时治疗要在升压的同时给予足够的抗感染治疗,升压药首选去甲肾上腺素,根据感染情况可以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临床上应用一些药物造成过敏,严重者表现出血压低,甚至过敏性休克,在给予升压,维持有效循环的同时抗过敏治疗,视情况选择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4、外伤造成的大出血,或消化道大出血等造成血容量突然大量的丢失,因此表现出血压降低,此时应给予积极的输血,补液治疗,同时纠正出血的原因。5、有些虚弱的老年人,因频繁的呕吐、腹泻造成循环血容量降低而表现出血压低,此时的治疗要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