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1
6035次浏览
脚趾骨骨折一般是指趾骨骨折,趾骨骨折后一般2-6周可以下地走路。
趾骨骨折是指受到直接外力作用或传导外力作用引起的趾骨断折。根据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如果是轻微的闭合性趾骨骨折,且没有骨折位移的现象,一般休息2-3周左右即可下地走路;如果闭合性趾骨骨折患者有骨折移位的现象,并且采用保守治疗,如石膏外固定或夹板固定等,固定2-3周左右可进行功能锻炼,包括脚趾屈曲、下地行走等。但对于开放性骨折、断处位移明显等比较严重的骨折,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用石膏固定4-6周,随后可在家属的陪同下进行少量负重拄拐下地行走。
趾骨骨折的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适当抬高患肢,减轻脚趾肿胀;避免过早负重和下地走路,以免加重病情;注意观察脚趾的血液循环,如出现脚趾发白、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饮食上多吃富含钙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