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9082次浏览
宝宝牙龈红肿可能与龋病、牙龈炎、牙周炎等因素有关,可根据具体原因针对治疗。
1、龋病
宝宝患有龋病主要与口腔内细菌感染、不良饮食等因素有关,若宝宝牙齿排列不齐、重叠等也会增加龋病发生。在宝宝牙齿受到细菌感染或进食过多含糖类食物的作用下,会使宝宝局部牙质脱矿形成龋齿,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齿敏感、疼痛等症状。
若宝宝龋齿程度较轻可使用氟化物对龋齿进行预防性填充,比如8%氟化亚锡溶液、75%氟化钠甘油糊剂等,能够抑制龋损发展。如果牙体组织出现实质性缺损的情况,可以通过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银汞合金填充术进行牙齿缺损修复。对于牙体组织缺损面积较大者,可考虑进行嵌体修复术治疗,能够帮助消除食物嵌塞,恢复牙体缺损和牙齿功能。
日常需要注重口腔内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饮食中应避免宝宝进食过多含糖类食物,比如甘蔗、爆米花、糖果、糕点等。可多给宝宝摄取新鲜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膳食纤维类食物。
2、牙龈炎
宝宝牙龈炎的发生可能是跟口腔卫生不良、食物嵌塞、牙齿错位拥挤、用口呼吸等因素有关,导致牙面积聚牙菌斑引起牙龈炎性反应。出现牙龈红肿、牙龈呈现鲜红色、疼痛、龈沟液增多、口臭等症状。
家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使用生理盐水或1%-3%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局部冲洗,帮助去除口腔内食物残渣以及牙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或者使用抗菌类漱口剂含漱,比如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复方茶多酚含漱液等。在口腔炎症消退后,牙龈会逐渐恢复正常形态。
家长日常需要辅助宝宝做好口腔卫生维护,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饮食摄入要营养均衡,可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鼓励宝宝多饮水。在牙龈红肿恢复期间,应避免进食含糖类食物,比如糖果、糕点等。
3、牙周炎
宝宝牙周炎的形成与牙菌斑、食物嵌塞、创伤性咬合、免疫力下降、遗传等因素有关。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松软、根面龋、牙周脓肿、口臭等。
牙周炎患儿可在医生或家长的辅助下,去除口腔食物嵌塞、菌斑等。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生素药物,比如阿奇霉素片、红霉素肠溶片等,帮助缓解牙龈红肿、疼痛。也可在患处涂抹碘甘油或碘伏等药物,可以帮助控制炎症发展。或者使用双氧水、醋酸氯已定溶液等进行局部冲洗。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乳牙萌出后,家长可以使用软塑料刷或者棉签帮助擦拭牙面。如果可以自主刷牙时,需协助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每3个月定期给宝宝更换牙刷。如果宝宝有用口呼吸、吐舌等不良口腔习惯,家长需及时帮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