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1
9729次浏览
腺性膀胱炎的病因不清,有可能与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梗阻或功能异常、长期慢性刺激等因素有关。
1、下尿路感染:研究发现膀胱的慢性细菌感染,如革兰阴性菌感染,与腺性膀胱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2、下尿路梗阻或功能异常:如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会导致尿流不畅、反流,残余的尿液容易促进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而引发腺性膀胱炎。
3、长期慢性刺激:如患有膀胱息肉、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尿道有置管或者异物等,长期慢性刺激会破坏膀胱黏膜,继发细菌感染,诱发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患病期间应该积极戒烟,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按时排尿和不憋尿的好习惯。
2、药物治疗:如发现细菌感染,可以根据细菌培养和镜检结果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治疗,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克洛或者头孢尼西等;排尿不畅的患者可以使用多沙唑嗪、特拉唑嗪、坦索罗辛等药物治疗。
3、手术治疗:如果是乳头瘤样型、绒毛样水肿型或者滤泡型腺性膀胱炎,可以通过电切、气化、激光、电灼等方法治疗;若疑似癌变,可行开放性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