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骨骨折一般情况下1到3个月左右能走路,具体时间需根据骨折程度来决定。
趾骨骨折的患者如果骨折程度较轻,没有出现骨折移位,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采取足部固定治疗后,一般1个月左右可以适当负重走路活动。若患者骨折比较严重出现明显移位时,可能需要2到3个月左右,待骨折端骨痂形成之后,才可适当进行负重扶拐走路。若走路过早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影响骨折端愈合,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等情况,也会增加患者痛苦。
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尽早进行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以免静脉血栓的发生,也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卧床治疗期间,可在家属的协助下定期进行翻身,以免出现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