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5042次浏览
陈旧性骨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陈旧性骨折是指骨折后三周以上的骨折断端仍有部分骨质未连接,或经过复位固定后,骨折断端仍未达到骨性愈合,X线片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陈旧性骨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出现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下是陈旧性骨折的常见症状:
1.疼痛:骨折断端在活动或负重时可能会出现疼痛,尤其是在阴天、寒冷季节或劳累后。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肿胀:骨折后周围组织会出现炎症反应,导致局部肿胀。如果肿胀持续不消退,可能会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导致皮肤发紫、发凉等。
3.畸形:如果骨折端发生移位,可能会导致肢体出现畸形,如缩短、旋转、成角等。畸形可能会影响外观,也可能会影响肢体的功能。
4.功能障碍:骨折后肢体的活动会受到限制,导致功能障碍。如果骨折端愈合不良,可能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进一步影响肢体的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陈旧性骨折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怀疑有陈旧性骨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骨折的部位、类型、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同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肢体的功能。如果出现疼痛加剧、肿胀加重、肢体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陈旧性骨折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患肢负重,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肢体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