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7476次浏览
急性肠胃炎是因饮食不当引起的胃肠黏膜急性炎症,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补充水和电解质、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特殊人群需及时就医并注意饮食卫生。
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
2.补充水、电解质:
对于轻、中度脱水的患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ORS)。
脱水或呕吐较重者,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
3.抗菌治疗:
通常不需要抗菌药物。对于感染性腹泻,可根据病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4.对症治疗:
呕吐、腹泻较为剧烈者,可酌情使用止吐药、解痉药。
需要注意的是,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在感染急性肠胃炎后,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急性肠胃炎的发生。
关键信息:
1.急性肠胃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因饮食不当引起。
2.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补充水和电解质、抗菌治疗和对症治疗。
3.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及时就医。
4.注意饮食卫生,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