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1801次浏览
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检查,综合判断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检查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临床表现:
儿童及年轻女性多见,多为单侧较大囊性肿物,质脆,易发生破裂,可有腹胀、腹痛等症状。
约20%的患者伴有血清AFP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性早熟。
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内囊性或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内有分隔,部分可见乳头样突起。
CT或MRI检查:可了解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期。
3.肿瘤标志物检测:
血清AFP是诊断卵巢卵黄囊瘤的重要标志物,约90%的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且多高于200μg/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青春期前患者中可升高。
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提示肿瘤负荷高,预后差。
4.病理检查:
手术切除的卵巢肿瘤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镜下可见瘤细胞排列成腺样或乳头状结构,细胞内含有大量糖原,PAS染色阳性。
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
对于青春期前患者,还应进行性腺活检,以排除睾丸卵黄囊瘤。
综上所述,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病理检查等结果。对于青春期前女性或血清AFP升高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卵巢卵黄囊瘤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卵巢卵黄囊瘤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发生转移,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