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3914次浏览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女性居多。引发本病的原因主要有原发性、继发性、感染、吸入有害气体、维生素缺乏、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其他等。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维生素治疗、手术治疗、其他治疗等。萎缩性鼻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加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长期使用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积极治疗鼻腔慢性疾病、保持鼻腔清洁、加强锻炼等。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具有地区性。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女性居多。引发本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原发性:认为是全身因素。如长期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维生素A、B2、D、E等,致使鼻黏膜营养不良,腺体退变。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引起鼻黏膜退行性变;青春期、月经期和妊娠期,鼻粘膜常有生理性充血、肿胀,可引起鼻塞或症状加重。
2.继发性:多由局部因素或多次鼻腔手术所引起。常见于慢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鼻腔慢性疾病。鼻腔用药不当或用药过久,如长期滴用血管收缩剂,特别是滴鼻净,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使鼻黏膜弹力下降、血管扩张、黏膜肥厚,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鼻炎。
3.感染:萎缩性鼻炎患者的鼻粘膜萎缩,局部抵抗力降低,嗜血杆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等致病菌侵入而发生感染。
4.吸入有害气体:如工业废气、燃烧物等,以及鼻腔长期受到脓性分泌物的刺激,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5.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B2、D、E缺乏,可影响鼻粘膜上皮的生长,以致鼻黏膜发生退行性病变。
6.遗传因素:有部分患者发生萎缩性鼻炎与遗传因素有关。
7.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鼻黏膜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小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形成鼻黏膜慢性炎症,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
8.其他: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萎缩性鼻炎的发生。
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鼻腔冲洗: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清除鼻内分泌物,减轻鼻黏膜炎症。
2.药物治疗: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滴鼻剂等,以减轻鼻黏膜炎症、改善鼻塞症状。
3.维生素治疗:补充维生素A、B2、D、E等,以促进鼻黏膜的修复。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腔黏骨膜下填充术、鼻腔缩窄术等。
5.其他治疗:如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萎缩性鼻炎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营养,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A、B2、D、E等。
2.注意保暖,避免感冒,预防呼吸道感染。
3.避免长期使用滴鼻净等血管收缩剂。
4.积极治疗鼻腔慢性疾病,如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
5.保持鼻腔清洁,定期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6.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7.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嗅觉丧失、头痛、头晕等严重后果。因此,如果出现鼻塞、流涕、嗅觉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预防措施,避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