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2
8479次浏览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主要症状为腹痛、阴道流血、子宫张力高、胎儿缺氧等,其主要原因包括孕妇血管病变、腹部外伤、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可导致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超声检查可协助诊断,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产检、注意安全、积极治疗原发病等。
胎盘早剥是一种严重的妊娠期并发症,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以下是关于胎盘早剥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症状:
腹痛:是胎盘早剥的常见症状,多为持续性腹痛。
阴道流血:出血量通常较多,可伴有血凝块。
子宫张力高:腹部变硬,有压痛。
胎儿缺氧:可能导致胎心监护异常。
2.原因:
孕妇血管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腹部外伤:直接撞击腹部或摔倒等。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如胎膜早破、剧烈咳嗽等。
其他:高龄孕妇、吸烟等。
3.危害:
胎儿窘迫:严重的胎盘早剥可导致胎儿缺氧、酸中毒,甚至死亡。
产后出血:剥离的胎盘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大量出血可引起凝血功能异常。
4.诊断:
超声检查:可明确胎盘早剥的程度和范围。
其他检查:如胎心监护、血常规等。
5.治疗:
期待治疗:病情稳定、胎儿存活者可采用。
终止妊娠:病情加重、胎儿窘迫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6.预防: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妊娠期并发症。
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外伤。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
胎盘早剥是一种危急情况,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孕妇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孕妇在孕期应注意自身健康,按时产检,以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