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4858次浏览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梅核气多因情志不畅引起,症状为咽中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疗主要是疏肝理气、化痰解郁;慢性咽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症状为咽部不适感,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对症治疗。
梅核气和慢性咽炎均为临床常见的疾病,两者在症状上有相似之处,但在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梅核气和慢性咽炎的区别:
1.病因不同
梅核气: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慢性咽炎:可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全身性疾病等引起。
2.症状不同
梅核气:自觉咽中有异物感,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妨碍进食,症状时轻时重,无明显全身症状。
慢性咽炎: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刺激感和轻微的疼痛等。常有粘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
3.治疗不同
梅核气:主要是疏肝理气、化痰解郁,可选用半夏厚朴汤、逍遥散等方剂加减治疗。
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包括戒除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治疗鼻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纠正便秘和消化不良、治疗全身性疾病以增强身体抵抗力等。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呋喃西林溶液、硼酸溶液含漱,保持口腔、咽部的清洁;含服碘喉片、薄荷喉片等;雾化或熏气治疗,可减轻局部炎症,促进痰液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梅核气和慢性咽炎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等综合判断。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紧张,以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