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6967次浏览
慢性附件炎主要由分娩或流产后感染、宫腔手术消毒不严格、经期卫生不良、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性传播疾病感染等引起,也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输卵管结扎后再通等因素有关。
慢性附件炎多由急性附件炎治疗不彻底所致,也可能为输卵管积水、卵巢炎等其他疾病迁延所致。其主要病因如下:
1.分娩或流产后由于抵抗力下降,病原体经生殖道上行感染并扩散到输卵管、卵巢,继而整个盆腔,引起炎症。
2.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吸宫术、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子宫颈管治疗,以及消毒不严格的产科手术感染等。
3.不注意经期卫生,月经期性交或不洁性交等。
4.盆腔或输卵管邻近器官发生炎症如阑尾炎时,可通过直接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盆腔腹膜炎,炎症一般发生在邻近的一侧输卵管及卵巢。
5.性传播疾病如淋病,感染后淋病双球菌可以沿黏膜向上蔓延,引起输卵管、卵巢炎症。
此外,慢性附件炎还可能与机体抵抗力下降、输卵管结扎后再通等因素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经期性交。如果出现下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慢性附件炎患者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提高抵抗力。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同时要积极治疗其他生殖道炎症,以防止炎症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