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8591次浏览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可导致高代谢、消化系统、神经精神、心血管系统及眼部等症状。其病因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碘摄入及其他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及时治疗预后良好,反之则可能危及生命。预防方法包括避免碘摄入过多、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和定期体检。
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是由于甲状腺合成释放过多的甲状腺激素,造成机体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悸、出汗、进食和便次增多和体重减少的病症。多数患者还常常同时有突眼、眼睑水肿、视力减退等症状。以下是关于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一些信息:
1.病因:
遗传因素:部分患儿的亲属中可有甲亢病史,约有15%-20%的甲亢患者亲属有同样疾病,其家属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
自身免疫: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常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有关。
环境因素:例如细菌感染、性激素、应激等因素对本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其中以细菌感染最常见。
碘摄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量增加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增加,因而碘可诱发甲亢。
其他因素:例如剧烈运动、精神刺激、过度疲劳等均可使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诱发甲亢。
2.症状:
高代谢症状:由于T3、T4分泌过多,导致患儿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出现多汗、低热、皮肤潮红、手掌温暖、潮湿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胃肠蠕动增快,消化吸收不良,患儿常表现为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但体重却明显减轻。
神经精神症状:患儿可出现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患儿可出现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眼部症状:部分患儿可出现眼球突出、瞬目减少等眼部症状。
3.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出现的多汗、低热、皮肤潮红、手掌温暖、潮湿、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神经过敏、多言好动、紧张焦虑、焦躁易怒、失眠不安、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眼球突出等症状,可怀疑为甲亢。
实验室检查:
血清甲状腺素(T3、T4)测定:T3升高、T4升高、FT3升高、FT4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TSH降低。
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可升高。
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其他检查:
心电图:可了解患儿的心脏情况。
眼部检查:可了解患儿的眼部情况。
4.治疗:
一般治疗: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补充足够的水分,以满足患儿的代谢需求。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等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是治疗甲亢的常用药物。
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可破坏甲状腺组织,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儿。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明显、有压迫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
5.预后:
小儿甲亢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部分患儿可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甲亢危象,危及生命。
6.预防:
避免碘摄入过多,尽量避免食用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感染等因素的刺激。
定期进行体检,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小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家长应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患儿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患儿的心情愉悦,以促进患儿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