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3472次浏览
低钙血症和低钙性抽搐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血钙浓度异常,后者是血钙降低导致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的症状,抽搐是其严重并发症。
低钙血症和低钙性抽搐的区别在于: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而低钙性抽搐则是指由于血钙降低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低钙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神经肌肉系统:手脚抽搐、口周麻木、腱反射亢进、Chvostek征阳性、Trousseau征阳性等。
2.平滑肌痉挛:腹痛、支气管痉挛等。
3.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等。
低钙性抽搐则是低钙血症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
1.全身骨骼肌痉挛:可累及四肢、颈部、背部、腹部等肌肉,表现为抽搐、痉挛,严重时可出现喉、气管痉挛,甚至呼吸暂停。
2.癫痫发作:部分患者可出现癫痫大发作。
3.精神症状:如烦躁、焦虑、抑郁、定向力障碍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以及患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维生素D缺乏症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低钙血症和低钙性抽搐。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也可能导致低钙血症。
如果出现低钙血症或低钙性抽搐,应及时就医,进行血钙检测、甲状旁腺功能检测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同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此外,适当晒太阳、运动也有助于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对于患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血钙水平,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