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2474次浏览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或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原因包括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衰竭等,症状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骨骼疼痛等,诊断需检测血钙水平,治疗方法为治疗原发病、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避免高钙饮食和使用影响钙代谢的药物等。
低钙血症是指血清总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或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以下是关于低钙血症的一些信息:
1.原因:
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如果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减少,引起低钙血症。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破骨细胞生成,动员骨钙入血,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从而维持血钙正常水平。如果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血钙降低。
肾衰竭:肾衰竭时,肾脏排泄磷的能力下降,导致血磷升高,血钙降低。
其他:长期低蛋白血症、严重肝病、急性胰腺炎等也可导致低钙血症。
2.症状:
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可出现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搐搦、腱反射亢进、Chvostek征阳性、Trousseau征阳性等。
骨骼疼痛:可出现骨痛、骨畸形等。
其他: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平滑肌痉挛等症状。
3.诊断:
血清总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
离子钙浓度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
可伴有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衰竭等原发病的表现。
4.治疗:
治疗原发病:积极治疗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肾衰竭等原发病。
补充钙剂:可口服碳酸钙、氯化钙等钙剂,也可静脉输注葡萄糖酸钙。
补充维生素D: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D。
5.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血钙水平:低钙血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血钙水平,根据血钙水平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高钙饮食:高钙饮食可导致血钙升高,加重病情,因此低钙血症患者应避免高钙饮食。
避免使用影响钙代谢的药物:某些药物可影响钙代谢,导致血钙降低,如噻嗪类利尿剂、糖皮质激素等,因此低钙血症患者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注意保暖:低钙血症患者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肌肉痉挛。
总之,低钙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果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