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8365次浏览
卵巢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女性,常单侧发病,与原始生殖细胞相关,早期诊断、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卵巢卵黄囊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儿童及年轻女性,多发生于单侧性腺,单侧发生者占90%左右,双侧者占10%左右。其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易经血液循环及淋巴道转移,常见的转移部位有腹盆腔、肝脏、腹膜后等。卵巢卵黄囊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多为单侧较大囊性肿物,质脆,易发生破裂,瘤细胞可产生AFP,是诊断卵巢卵黄囊瘤的重要标志物。
诊断:卵巢卵黄囊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血清AFP水平及影像学检查。血清AFP水平明显升高对诊断卵巢卵黄囊瘤具有重要意义。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治疗:卵巢卵黄囊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手术应尽量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以化疗可提高治愈率。化疗方案多采用VAC(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或BEP(博来霉素、依托泊苷、顺铂)方案。
预后:卵巢卵黄囊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大小、分期、治疗方法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血清AFP水平可作为监测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随访:卵巢卵黄囊瘤患者术后需定期随访,包括血清AFP水平检测、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及评估预后。
注意事项:
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应避免频繁人流、药流等宫腔操作,以免损伤卵巢功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熬夜。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卵巢肿瘤。
对于有卵巢卵黄囊瘤家族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血清AFP水平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