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脐疝怎么预防

6150次浏览

预防婴儿脐疝要注意正确喂养、保暖、避免哭闹、处理感染、预防便秘和定期体检。大多数脐疝会在1岁左右自愈,少数需手术治疗。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

以下是一篇关于如何预防婴儿脐疝的严肃医疗原创

1.什么是婴儿脐疝?

婴儿脐疝是指婴儿脐部的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导致肠子从脐部突出形成的肿块。通常在婴儿哭闹、咳嗽、用力排便时更为明显,安静或睡眠时可缩小或消失。

2.如何预防婴儿脐疝?

保持正确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可以促进婴儿的消化和吸收,减少腹胀的发生。同时,避免过度喂养和频繁更换奶嘴,以免婴儿吸入过多空气。

注意腹部保暖:保持婴儿腹部温暖,避免着凉引起腹胀。可以选择合适的衣物和襁褓来保暖,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婴儿的呼吸和活动。

避免过度哭闹:过度哭闹会增加腹部压力,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家长要注意安抚婴儿,避免过度哭闹。

及时处理脐部感染:如果婴儿的脐部有感染或炎症,要及时处理,避免感染加重导致脐疝的发生。

避免便秘:便秘会增加腹部压力,也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家长要注意给婴儿添加适量的辅食,保证婴儿的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

定期体检:按时带婴儿进行体检,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脐疝。

3.脐疝的治疗方法

大多数婴儿的脐疝会在1岁左右自行痊愈,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观察脐疝的大小和症状变化。

如果脐疝较大、突出明显、难以回纳或出现嵌顿,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通常在婴儿1岁以后进行,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而定。

4.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早产儿:由于早产儿的腹壁肌肉发育不成熟,更容易发生脐疝。家长要特别注意护理,保持婴儿腹部温暖,避免感染,密切观察脐疝的变化。

有脐疝家族史的婴儿:如果家族中有脐疝病史,婴儿发生脐疝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家长要更加关注婴儿的脐部情况,及时就医。

有其他健康问题的婴儿:如果婴儿同时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如先天性心脏病肺部疾病等,可能会增加脐疝的发生风险。家长要与医生沟通,了解相关注意事项。

关键信息:预防婴儿脐疝需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喂养方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哭闹、及时处理脐部感染、预防便秘和定期体检。大多数婴儿的脐疝会在1岁左右自行痊愈,少数需要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和有脐疝家族史的婴儿需要更加注意护理。如果发现婴儿脐疝异常,应及时就医。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便秘
便秘是指每周排便少于三次,且伴随粪便干硬、排便困难的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成人手术多久下床
郑亚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成人脐疝手术后,可能需要7天左右才可以下地活动,也可能当天就可以恢复下地活动,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手术方式决定。脐疝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缝合法和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如果采用传统缝合法,大部分患者术后7天左右可以下地活动,因为传统缝合法后,患者需要下胃管、下尿管,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活动,一般建议术后平卧7天左右。如果采用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大部分
女孩气会影响生育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疝气是指疝,女孩患病是不是会影响生育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疝分为脑疝、腹股沟疝、脐疝等,其中脑疝和脐疝通常不会对女孩的生殖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患病后依然存在生育功能。而女孩的腹股沟疝内容物可能为卵巢、输卵管等生殖器官,若没有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影响生育功能。 建议女孩确诊疝后注意休息,且遵
婴儿气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婴儿疝气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先天性膈疝,不同疝气的症状也不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1.腹股沟疝 当婴儿哭闹、咳嗽时腹股沟与阴囊部位可出现肿块,平卧后可自行消失,部分患儿需进行手法复位,协助肿物纳入腹腔。若肿物无法还纳,则说明出现了嵌顿,随着病情发展,嵌顿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到院治疗。 2
孩子哭得肚脐凸出来了怎么办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孩子哭得肚脐凸出来一般和脐疝有关,可以通过适当安抚、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1、适当安抚 应当注意及时安抚宝宝,避免哭闹导致腹压进一步增高,造成脐疝加重。 2、保守治疗 多数脐疝会在1周岁前自行愈合,所以如果脐疝直径较小,可以考虑使用疝气带、疝气贴等,避免腹压增高,促进脐疝恢复。 3、手
手术完事多长时间能下地走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脐疝手术完事多长时间能下地走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采取微创的脐疝手术治疗的患者,对于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会小一些,术后一般在麻药药效消退后即可适当下地行走,这样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而对于采取开放性手术的患者,由于手术对身体造成的创伤相对大一些,术后可能需要一周左右
女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成人脐疝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主要和女性怀孕以及生孩子的过程有关系。另一个原因是肥胖,中老年的女性多肥胖就会有肚脐薄弱,当用力时,就会使腹腔内压力增大,肠管等其他腹腔内脏器就会经过腹壁薄弱区域向外突出,形成脐疝。
能自愈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脐疝是外科疾病中比较多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脐部有隆起的可触及的柔软的包块。治疗建议:脐疝分为婴幼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婴幼儿脐疝一般多可自愈,成人脐疝由于腹壁已经发育完全,自愈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多经过手术治疗。
气手术后吃什么好?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疝气手术后,术后第一天建议进流食喝粥类大米粥,小米粥都可以。第二天能喝鸡蛋糕,玉米羹。第三天以后可以进食面条软食为主。为了防止复发,最好不要进食生冷硬食物,不爱消化的食物,尽量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什么是微创手术怎么做气手术?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疝气手术一般多指的是腹股沟疝修补术,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微创手术。微创手术的做法是在肚脐上打孔伸进镜子,在腹腔内充气加压,然后在腹部开两个小孔伸进手术前结扎疝囊并进行疝环修补。
什么原因造成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新生儿和婴儿易发生脐疝,主要原因是由于宝宝哭闹腹泻,咳嗽等造成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经过脐部向外突出,因这些患儿脐部肌肉比较薄弱,肠道内容物经过最薄弱的部位向外膨出。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什么是
陈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疾病,是指疝囊通过脐环突出所致的一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也会逐渐下降。当患儿处于长时间便秘、咳嗽和哭闹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脐疝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经手术治疗。
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脐疝主要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小儿脐疝一般在2岁之前采取保守治疗,2岁以后脐环可以自行闭锁。如果在2岁之后脐环大于1.5厘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保守治疗,主要是用超过脐环大小的硬币或是纸片拿纱布包裹以后抵住脐环,用绷带固定,在6个月之前效果是非常好的。成人脐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成人脐疝脐环非常小,容易嵌顿,造成肠坏死,后果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症状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脐疝是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者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处向外突出到皮下而形成。脐疝的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一厘米左右,偶有超过三到四厘米,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情况下,脐疝在婴儿哭闹、咳嗽、直立时外突明显,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当宝宝安静时,用手指压迫气囊可以回纳,不容易发生嵌顿。
免费咨询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