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2555次浏览
肺结核由结核菌引起,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主要分为原发性肺结核和继发性肺结核,其主要原因包括内源性复发、外源性重染及其他疾病等,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治疗一般采用抗结核药物,需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肺结核发生。
继发性肺结核是肺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指肺部初染结核后,在一生中的任何时候,又在肺内或肺外组织中形成新的病灶。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内源性复发:原发性肺结核病变中的结核菌潜伏在肺内的一些部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可重新生长繁殖而发生肺结核。
2.外源性重染:初次感染后,结核菌潜伏体内,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结核菌可重新生长繁殖而发生肺结核。
3.其他原因:如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也会增加患肺结核的风险。
继发性肺结核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等。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继发性肺结核的治疗,一般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时间较长,需要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矽肺患者等,应定期进行胸部X线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劳累、加强营养等,也有助于预防肺结核的发生。
总之,继发性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以促进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