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2
5419次浏览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病因包括血源性传播、创伤后感染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治疗方法为早期联合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固定患肢、切开引流等,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加强营养等。
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儿童常见的骨骼感染性疾病,其主要病因如下:
1.血源性传播:
儿童的血供丰富,且骺板是干骺端的薄弱部分,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沉积,引发感染。
当儿童患有扁桃体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传播至骨骼,导致骨髓炎。
2.创伤后感染:
儿童在玩耍或运动时,容易发生骨骼损伤,如骨折、扭伤等。如果伤口处理不当,细菌可通过伤口进入骨骼,引发感染。
手术过程中,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能导致骨髓炎的发生。
3.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当儿童患有肺炎、猩红热等疾病时,细菌可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引发骨髓炎。
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进而导致骨髓炎。
在治疗方面,急性骨髓炎应早期联合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必要时行骨穿刺或活检以明确致病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同时,患肢应给予适当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畸形。对于已经形成脓肿的患儿,需及时切开引流,以促进炎症消退。
骨髓炎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防止交叉感染。此外,还应加强儿童的营养,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如果儿童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小儿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家长应引起重视。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