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3466次浏览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常见腹痛原因,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症状为腹痛,常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一般采取支持治疗,病程1-2周,通常可自愈。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腹痛原因,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以下是关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病因:
主要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的病毒包括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病毒感染可导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腹痛。
2.症状:
主要症状为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阵发性发作。
腹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腹泻或便秘。
3.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和病史进行初步诊断。
腹部超声检查常可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助于确诊。
有时可能需要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如阑尾炎等。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清淡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
腹痛可给予解热镇痛药缓解。
病毒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1-2周。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
6.注意事项: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腹痛加重、发热不退等,应及时就医。
不建议自行使用抗生素治疗,以免导致抗生素耐药。
对于反复发作或持续腹痛的患儿,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症状,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同时,加强预防措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